送柳秘丞大名知录

送柳秘丞大名知录朗读

《送柳秘丞大名知录》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别柳秘丞,他的名字将被载入史册,
告诉他现在魏都已经离去,听我愿望少休。
战马停息,牧场草木静谧,
人民痛苦,黄河水流滚滚。
浑浑噩噩地流向西极,
奋奋不息地进入九州。
自古以来,水患一直是个大问题,
如今成了疮疣困扰着我们。
禹王用尽力量顺流而东,
汉朝修筑堤坝来防范洪水。
完善和破坏不是一天之功,
利害关系经历了千秋岁月。
治理水患没有轻松的策略,
治水需要谨慎的计划。
府公在山西种植,
他的地位已经高贵如通侯。
我们共享着美酒和歌舞,
上客们一同欢乐游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柳秘丞为主题,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水患问题的关注。诗人通过描绘黄河水流滚滚、人民苦于水患的景象,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和对治理水患的呼吁。诗中提到了禹王和汉朝的治水事迹,强调了治理水患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诗人还提到了府公的地位和享受美酒歌舞的场景,展示了社会上层的优越生活。

整首诗词以平仄工整的七言绝句形式呈现,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水患问题的描绘和对治理水患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词既具有时代特色,又蕴含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斑竹帘栊亚字栏,素馨花发晚风妍。清遣芸窗邀女伴,堪羡。

闺中造物有花仙。

()

绕栏幽涧乍泠泠。又雨一声声,漏一声声。两处闲眠,那夜不同听。

更,更。病眸才展讶青青。是灯一星星,萤一星星。偏到薄帏,单枕最分明。

()

大海天之东,其处有黄金之宫,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从之,水波雷骇。几望见之,以风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来。

()

巉岩形势好跻攀,粉堞高楼一望间。自有天威临绝塞,不因地险恃雄关。

冲云涧雪悬千丈,扑马尘沙失万山。哀角悲笳听渐近,何堪落日照征颜。

()

醰醰诸老惬瞻依,父齿随行亦未稀。各有清名闻海内,春来各自典朝衣。

()

随缘披剃礼空王,顽壳犹能自主张。我祇爱尝蔬笋味,人偏疑恋蕨薇香。

向生游岳从凭吊,杜老忧时念拜扬。隐显胥关天位置,世间何事苦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