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吟

天人吟朗读

《天人吟》是宋代邵雍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羲轩尧舜虽难复,
汤武桓文尚可循。
事既不同时又异,
也由天道出由人。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尽管帝王舜禹的伟业难以复制,但汤武桓文这些伟大的君主的行迹可以效仿。诗人认为,尽管时代不同,情况各异,但成功或失败取决于天道和人的努力。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古代帝王的赞颂和对历史的思考为主题,通过对羲轩、尧、舜、汤、武、桓、文等传世君主的提及,表达了对他们伟大事迹的敬仰和对历史发展的思考。

首先,诗人提到羲轩、尧、舜,这是古代中国的传说中的三位圣君,代表了古代时期的治理理念和伟大事迹。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这样的伟业很难再现。在第二句中,诗人提到汤、武、桓、文,这些君主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的行迹可以被效仿,但并非每个时代都能出现如此伟大的君主。

接着,诗人指出事物的发展取决于天道和人的努力。他认为,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天道和人的作用共同决定的。这种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即认为人的行为和命运受到天道的影响。

整首诗词通过对古代帝王的赞颂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伟大事迹的敬仰,同时也提出了对历史发展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它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强调了天道和人力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启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山僧伏虎后,无虎亦无僧。古雪看人迹,明星是佛镫。

乌呼千涧月,猿啸万年藤。一榻峨峰下,心知最上乘。

()

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邱。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绿野故无求。

柴车向夕逢元亮,款段乘春遇少游。鸟兽同群终不忍,辙环非是为身谋。

()

知君心似玉壶清,未肯缁尘久雒京。若到吴阊寻旧迹,五噫东去一梁生。

()

如驶舟行疾,声喧万马归。奔云随岸转,远树负天飞。

风足帆能饱,江宽浪亦威。好山难注目,樯燕漫相依。

()

黄河女直徙南东,我道神功胜禹功。安用迂儒谈故道,犁然天地划民风。

()

一梭复一梭,频掷青灯侧。艳艳机上花,朵朵手中织。

娇女眠齁齁,秋虫语唧唧。檐头月渐高,纸窗明晓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