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中美大卿致政二首

和王中美大卿致政二首朗读

《和王中美大卿致政二首》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古有才思奋飞,
夫君何故独知时。
平生怀抱未少屈,
盛世挂冠良得宜。
入格柳挼风细细,
厌春花笑日迟迟。
传呼震地门前过,
更不令人问是谁。

诗意:
这首诗是邵雍写给王中美大卿的致政诗的两首之一。诗中表达了对王中美的赞美和敬意。诗人说,自古以来,有才思的人总是追求飞黄腾达,而你,夫君,为何独自懂得把握时机。你一生怀揣抱负,鲜少受到屈辱,现在正是繁荣时世,你的才华得到了适当的重视和认可。你的行为言谈就像细细的柳丝轻拂微风,你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的追求像花朵一样笑容满面,尽管太阳的出现有些迟缓。当你经过门前,你的声名已经传遍大地,但更令人惊奇的是,没有人问这是谁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词以赞美的口吻表达了对王中美的钦佩和敬仰之情。诗人将王中美比作自古有志向的人,他不仅有才思和追求,而且在适当的时机下展现出自己的才能,获得了社会的重视和回报。诗中使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将王中美的行为、言谈和期待与自然景物相比较,表达出他的品质和态度。王中美的声名已经传遍大地,但他的成就却不引人注意,这种低调和谦逊也是诗人所称赞的。整首诗行井然有序,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王中美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人对于个人才能和功绩的追求和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吴淞残月夜,扬子落潮时。海色连江暝,沙痕逐岸移。

惊涛轮叶定,极浦塔灯知。一夕容安枕,荒荒晓角吹。

()

早归来,三径里。衣白风流,欲傲君王紫。标格不容轻位置。

根叶生香,君与莲花耳。

()

年年云锦织天孙。银汉无情劳梦魂。乌鹊声声隔岸闻。

怨黄昏。烟锁琼楼月到门。

()

周室悯黍离,蜀臣悲杜宇。吁嗟彼王孙,甘心事仇虏。

死愧文丞相,生惭谢皋羽。书画虽绝伦,大节吾不取。

()

大宙东南久寂寥,甄陀罗出一枝箫。箫声容与渡淮去,淮上魂须七日招。

()

蓬门来访碧山秋,别久相逢放更幽。红叶隐镫疏雨乱,白云堆榻晚风留。

自埋书剑新篁寺,谁倚琴樽旧画楼。料得百花洲畔月,年年长照水空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