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朗读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

宦游非不遂,流落自粗疏。
宗党半天末,存亡惊素书。
佳城东岭外,茂木故阡余。
遥想千车送,临江涕满裾。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为逝去的嫂子蒲氏所作的挽词。诗人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对逝去嫂子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宦游非不遂,流落自粗疏",表达了苏辙在官场中的坎坷经历和自身的不幸遭遇。"宗党半天末,存亡惊素书",揭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和苏辙面临的存亡之忧。

接下来的两句,"佳城东岭外,茂木故阡余",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逝去嫂子的安葬之地。"佳城"指的是美丽的城市,"东岭外"则指的是城市的东部山岭。"茂木故阡余"描述了茂盛的树木和故旧的坟墓,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人事的消逝。

最后两句,"遥想千车送,临江涕满裾",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嫂子的怀念之情。"千车送"指的是丧葬时的隆重场面,诗人遥想着人们为嫂子送行的情景,"临江涕满裾"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眼泪的潸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而感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亡嫂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同时,诗中运用了描写自然景物的手法,将个人的悲伤与环境的凄凉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诗词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展现了苏辙才华横溢的文学才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王气开洪武,山河拱大明。德过瀍水卜,运属阪泉征。

赤县名三亳,黄图号二京。

()

独抱遗弓望玉京,白头荒野泪沾缨。霜姿尚似嵩山柏,旧日闻呼万岁声。

()

无寐。数彻琼签,听到檐声细。月额定如丝,洒入芭蕉里。

片霎金波鱼天洗。筛帘影、一泓秋水,添了花枝更娟媚。

()

萋萋河畔草,黯黯城头日。居民莽牢落,荒祠迥独出。

螵蛸罥户青,赑屃绣苔碧。往尝读遗传,三公事如一。

()

策马向春田,闲游野趣偏。飞花时点袂,舞蝶故随鞭。

萍密藏溪鹜,风高戾纸鸢。酒旗遥入望,茅店古松边。

()

小斋岑寂漏声迟,书卷香炉得自怡。花不识愁工巧笑,柳恒如醉类情痴。

梦回窗隙风翻帙,光动帘钩月映池。静里陶然清兴剧,苔笺石墨坐题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