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顿起及第还蔡州

送顿起及第还蔡州朗读

《送顿起及第还蔡州》是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顿起及第还蔡州,
官场艰辛如沉沦。
年年贡试居第一,
名声不负其才勋。
得官虽暂屈居位,
对策深淳思绪纷。
读书饱足心无厌,
官场奔波展新文。
我离淮阳不久矣,
常问邻邦消息尘。

诗意:
这首诗是苏辙送别顿起,顿起是他的朋友,他已经及第(通过了科举考试)并被任命到蔡州,所以苏辙写下了这首诗送别他的朋友。诗中表达了对顿起在官场上所经历的艰辛的理解和敬佩,同时也赞美他在贡试中的优异成绩。尽管在得到官职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暂时的屈辱,但他的对策深思熟虑,展现出了他的才华和智慧。苏辙还提到自己读书的满足感和对新生活的期待,他即将离开淮阳,前往别的地方,期望能够与邻邦保持联系,了解消息尘埃。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苏辙对顿起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官场生活和自己未来的期望。诗中描述了官场的艰辛和挑战,但也表达了对才华和智慧的崇敬。苏辙通过描写顿起的经历和自己的感受,传递了对友情、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词简洁明快,语言流畅,通过对官场生活和个人追求的描绘,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生百态和对友情、理想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身世原为客,何必叹离居。脚跟不用线系,天地本吾庐。

梦觉池塘芳草,酒醒晓风杨柳。纵缆采明珠。五六十本菊,三四千卷书。

()

含饴常忆抚孙枝,鲤对追从暮景迟。觞咏尚当家有庆,约游未识世多岐。

香山高会烟云散,金谷全荒鱼鸟知。踏遍苍苔无限思,儿童不解笑人痴。

()

屐痕杖影乱斜阳,相送无心出短墙。散步井床苔径滑,观棋邻圃柳阴凉。

客伤旧事裁新句,我拟愁城筑酒乡。回首柴门分路处,满城雨气正微茫。

()

城南御气动昭回,羽葆参差帐殿开。落日归来盘马埒,春风吹上晾鹰台。

长杨苑侧金笳发,细草原头画鼓催。自有词人夸羽猎,眼中多少上林材。

()

终夕淋漓雨,携樽漫自斟。当门苔藓合,一径菜花深。

凉气忽飘簟,秋声遥在林。冲烟小山顶,登眺只孤吟。

()

韶华荏苒,又桐飘一叶,惊秋时节。碌碌浮生卅四载,忧患始从今日。

入海探珠,登山采玉,流转曾无益。归来江上,依旧布袍长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