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蔡肇求李公麟画观音德云

问蔡肇求李公麟画观音德云朗读

诗词:《问蔡肇求李公麟画观音德云》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好事桓灵宝,多才顾长康。
何尝为人画,但可设奇将。
久聚要当散,能分慰所望。
清新二大士,畀我夜烧香。

中文译文:

好事桓灵宝,多才顾长康。
他们都是善事的人,桓灵宝擅长文学,顾长康多才多艺。
何尝为人画,但可设奇将。
他们从未为他人绘画过,但也能够设想出奇妙的画作。
久聚要当散,能分慰所望。
长时间的聚会终将分散,他们可以分担并安慰对他们期望的人们。
清新二大士,畀我夜烧香。
他们是清新自然的两位大士,我在夜晚为他们烧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写给他的友人蔡肇的,表达了对蔡肇求李公麟绘制观音德云的画作的期望和赞赏。

在诗中,苏辙称赞蔡肇是一个善事的人,而桓灵宝和顾长康则是多才多艺的人物。他们从未为他人绘画过,但苏辙相信他们可以创作出奇妙的画作。

诗人提到长时间的聚会终将分散,这可能是指他们的友谊虽然珍贵,但也不可避免地会有离别。然而,他们可以通过分享和安慰对他们期望的人来缓解离别的痛苦。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辙对桓灵宝和顾长康清新自然的赞美,他为他们在夜晚烧香,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和祝福。

整首诗流畅而简洁,展示了苏辙对友情和艺术的赞美。他希望蔡肇能够得到李公麟绘制的观音德云的画作,并通过这幅画作传达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龙山何郁盘,蕴秀在深谷。石门阖何年,千古秘仙躅。

兴到来寻幽,登临仗筇竹。徘徊绝蹬闲,竦然骇心目。

()

轩亭开面面,原隰对畇畇。禾稼迎窗绿,桑麻窸地新。

檐星窥织火,渠水界田畛。辛苦农蚕事,歌诗可系豳。

()

长河风力驶,千里片帆轻。桨歇村频转,桡停岸自迎。

野凫冲荇起,归雁拂云鸣。试问邮亭吏,何如驷马行。

()

小院莺花正感人,东风吹软细腰身。抛书欲起娇无力,半是怜春半恼春。

()

吾杭饶野趣,平远逊东湖。海控天为岸,星繁水弄珠。

昏黄城不禁,酣畅话多殊。明日迟归棹,留诗待补图。

()

鹡鸰翻翅声相呼,寥廓平原二月初。柳眼花须争欲笑,铁牛来谱斗天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