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洲氈房夜坐

苏武洲氈房夜坐朗读

《苏武洲氈房夜坐》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苏武坐在洲氈房中的夜晚场景,通过描述寒冷的气候、饥鹰的出现以及苏武身上的寒衣来表达孤独和困苦的境遇,并通过葡萄醅的温暖来表达对希望和坚持的寄托。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明亮的灯火透过帐房的门缝中射出,冷风迸入房内。
饥饿的鹰靠近人飞翔,瘦弱的马站在人的身旁。
穿着暖和的貂裘御寒,头上戴着氈帽笠子。
寂寥的炉火凄然燃烧,阴云压在身上湿透。
幸好有葡萄醅可以借来温暖,抵挡狂风的急袭。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气候、饥饿的鹰和瘦弱的马,以及苏武的贫困装束,表达了作者孤独和艰苦的处境。苏武被困在洲氈房中,寒冷的天气和艰苦的环境使他感到无助和悲凉。他身上的寒衣和湿透的身体都显示出他面临的困境。

然而,诗中出现的葡萄醅给予了诗人一线希望和温暖。葡萄醅作为一种暖意融融的饮品,象征着希望和温暖的力量。它不仅能温暖苏武的身体,还能使他对抗狂风的袭击。葡萄醅成为了苏武在寒冷夜晚中的心灵寄托,给予了他坚持和希望的力量。

整首诗以苏武洲氈房夜坐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比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孤独、困苦和希望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人生困境中的坚持和对希望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坚持信念和温暖力量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

猜你喜欢

妙手传神似。画图中、雍雍肃肃,端方容止。自是君身有仙骨,福慧双修如此。

堪称得、扫眉才子。先世延陵遵古训,守诗书礼乐司中馈。

()

中原皇纲失,宗社如山崩。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

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军中来江汉,窦许号得朋。

()

秦为头,虢为尾,万树桃花光炜炜。行人到此车轮摧,夸父行之速如鬼。

黄帝铸九鼎,博采首山铜。鼎成龙乃去,剩有轩游宫。

()

道人庐舍白云封,日日携琴过听松。香雪一窝明月夜,吟声遥度九龙峰。

()

嵯峨东陟插云峰,壁翠峦苍亘百重。妙吉祥师常说法,那罗延窟惯藏龙。

远窥沧海初升日,响振空林欲曙钟。一派明霞光绚烂,天然佛镜豁心胸。

()

长伴予游鹤与松,何烦扈跸得从容。湖烟淡罨迎人月,山寺遥传定夜钟。

不问清修谈内典,懒将密意叩南宗。悠然梵响因风送,暗数云林第几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