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礼部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

赠礼部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朗读

《赠礼部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是宋代文官王珪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悼念唐质肃公为主题,表达了对于其离世的悲痛和对其杰出才能的赞美。

诗词中文译文:

《赠礼部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

偶然休止在英才之前,怎能突然不再归来。
他获得天子深厚的恩宠,却在世人中留下了真挚的哀思。
他的去世使人们的道路转向了龙的耳朵,星星黯淡了斗魁的光辉。
送他的灵车有几辆,无法赋述泰山的崩塌。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哀悼唐质肃公为中心,表达了作者对其离世的悲痛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他杰出才能的赞美和敬意。

首先,作者提到了唐质肃公的突然离世,表达了自己难以接受他离去的事实,用“偶然休止在英才之前,怎能突然不再归来”这样的表达形式,强调了他的才华和离世的突然性。

接着,作者称赞唐质肃公得到了天子深厚的恩宠,显示了他在政治上的卓越成就和受到的崇高荣誉。同时,他的离世也引起了世人的哀思,表明他在民众中享有崇高声望和深厚的影响力。

诗中还出现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路转侵龙耳”和“星沉近斗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唐质肃公离世后世界的变化和失去的光辉。

最后,作者提到送唐质肃公的灵车不止一辆,但无法赋述泰山的崩塌。这里使用泰山的崩塌来暗喻唐质肃公的离世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损失和震撼,形象地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悲痛。

通过这首诗词,王珪以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唐质肃公的深情挽悼,同时展示了他作为政治家和杰出人物的卓越才能和影响力。这首诗凭借其感人的诗意和细腻的表达方式,让人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唐质肃公的敬爱和对他离世的悲伤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朗读
()

猜你喜欢

东风细细柳丝丝。泥人春日迟。微波动,碧参差,暗水涨新池。

独自倚栏时。对涟漪。清流何事最相宜。浴鹅儿。

()

天道有盈虚,智者乘时作。取果半青黄,不如待自落。

始皇方侈时,土宇日开拓。海上标东门,长城绕北郭。

()

十三塔级最初乘,老去风怀试一凭。百万虫沙销浩劫,九天鸾鹤拥高层。

蓬莱东海思员峤,松柏西山感孝陵。可有高岑诗句在,逢场作剧我犹能。

()

六盘昨夜雷雨作,山东飞雨山西雹。天公岂独惎西民,划尽田禾一何虐。

青者胡麻黄者麦,荞麦花开红间白。可怜昨日异今朝,败穗残花满阡陌。

()

太上乘龙降,群真曳佩参。灵科宣玉简,秘箓发金函。

传诀开丹鼎,焚香结紫岚。侍仙通古篆,援笔录元谈。

()

恭陈服御俨凭依,拜奠菁茅凛不违。四十年余恩浃髓,一千日里涕沾衣。

寝园翠绕熊罴护,陵树霜寒鸟雀稀。翘首五云犹在望,忍乘清跸告言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