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仲春同黄制属自延寿雨过禅寂

辛丑仲春同黄制属自延寿雨过禅寂朗读

《辛丑仲春同黄制属自延寿雨过禅寂》是宋代郑清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箯舆掠雨到僧门,
带得清闲一二分。
素喜堂中无偃月,
朅来寺裹作穿云。
赤心莫逆唯松友,
青眼相看有竹君。
烧叶更联东野句,
纸窗鑽隙候晴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雨后僧寺中静谧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人箯舆(轻便的车辆)趁着雨势来到僧寺,这样的环境使他感到清闲自在。雨水的洗涤带来了宁静的氛围,给他带来了一丝清凉。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僧寺内的景色。他提到堂中没有挂起明亮的月亮,这种素朴的环境更增添了宁静的感觉。他又提到自己来到这座寺庙,仿佛被裹在穿云的衣袍中,表达了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他说纯真的心灵不要背离,只与松树为友,这是他对友谊的真挚承诺。他说自己与友人相互注视时像竹子一样清澈透明,这种对友情的欣赏和理解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坚固。

最后,诗人提到了焚烧落叶的情景以及在纸窗上等待晴天的时光。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落叶燃烧的声音和透过窗隙透出的微光,等待着日落时的晴朗天气。

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友谊的热爱。通过描绘雨后僧寺的景象,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清凉的感觉,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同时,他对友谊的珍视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坚实的情感纽带。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郑清之的才华和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郑清之朗读
()

猜你喜欢

风信莫狂颠。艳色能留几日鲜。分付封姨休扫却,嫣然。

似带余酲晚更妍。

()

骏骨来蕃种,名荼出富阳。年年天马至,岁岁酪奴忙。

蹴地秋云白,临垆早酎香。和戎真利国,烽火罢边防。

()

赵国佳公子,翩翩又一时。满壶桑落酒,临别重相思。

路绝花骢汗,情深越鸟枝。贤兄烦锁钥,边塞寄安危。

()

笔削于年在,英灵此日沦。犹存太史弟,莫作嗣书人。

门户终还汝,男儿独重身。裁诗无寄处,掩卷一伤神。

()

飘零也定,清狂也定,莫是前生计左。才人老去例逃禅,问割到、慈恩真个。

吟诗也要,从军也要,何处宗风香火。少年三五等闲看,算谁更、惊心似我。

()

苦热江屯卧北窗,睡魔凭遣茗柯降。乘风漫想千秋戏,吐虹愁看二等釭。

勤颂和歌温旧梦,可令薪木寓危邦。啼声莫愁毛头鸟,尽有刑天对帝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