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观音

天竺观音朗读

《天竺观音》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宏大的宫殿景象,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和虔诚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天竺观音》的中文译文:
木雕工匠难以雕刻出那庄严的观音形象,被雕刻成了仁慈孔穴的相貌。宫殿内摆满了珍珠、玉器,挂着鸳鸯图案的屏风,绿色的帘子让人感到悲伤。无论晴天还是雨天,人们都在祈祷,香灯燃烧得非常旺盛,庄严肃穆。这个庙宇坐落在山上,聚集了无数的宝物,黄金广场上有一座庄严的田庐,每一百签都是神灵的恩赐。

诗意和赏析:
《天竺观音》通过对庙宇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和虔诚之情。诗词中的宫殿雕梁画栋、珍珠玉器和璎珞鸳鸯图案等描绘了宏大而华美的场景,彰显了观音菩萨的尊贵和庄严。香灯燃烧的景象以及人们祈祷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观音菩萨的虔诚和对神灵的信仰。诗词中的黄金广场、田庐等象征着财富和福祉,显示了观音菩萨的神奇力量和给予信众的恩赐。

董嗣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庙宇的壮丽景象,通过形象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之情。同时,诗词中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晴雨交替,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在描绘庙宇的同时,作者还表达了信众们的虔诚和对观音菩萨的祈求,以及观音菩萨所带来的福祉和神奇力量。

总之,《天竺观音》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庄严华美的庙宇景象,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信仰和虔诚之情,同时展现了信众们对观音菩萨的祈求和对神奇力量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

猜你喜欢

断肠春色还馀几。可怜一半催归去。帘外草凄凄。帘前燕子泥。

香尘迷紫陌。闷把栏杆拍。多恨不成妆。故园天一方。

()

分飞久。相约同舒双黛皱。昨夜梦中携手。诉愁还是旧。

怅望晓妆时候。正珠钿翠袖。此恨卿卿知否。泪花看浥逗。

()

二十五长亭。垂杨照眼青。付春风、短梦零星。斜倚雕鞍无气力,浑不似,俊游人。

春意太憨生。春愁唤不醒。负华年、谁更怜卿。惟有填词情思好,无恙也,此花身。

()

拟聘云英药杵回。思量一日万徘徊。毕竟尘中容不得。

难说。风前挥泪谢鸾媒。

()

花萼连枝夹帝京,英才挺秀信维城。冲和自保穰穰福,恭谨无劳赫赫名。

同气一堂亲燕笑,推恩千祀佐休明。更期永矢忠勤节,长看盘根应候荣。

()

万壑寂然山月堕,半天星斗夜苍苍。岭云不放钟声度,惟有松花一路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