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洪山人恕复至

喜洪山人恕复至朗读

《喜洪山人恕复至》是明代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洪山人为叙事主体,描绘了他喜迎亲友到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热爱与欣赏。

诗词的中文译文:

烟雾缭绕的巷口,鸡鸣迎接曙光的到来。
秋日的林间,喧闹的鹊鸟远去,人们归来。
老者自己亲手清扫前院的落叶,
年幼的孩子则同时除去雨后的青苔。
市场近处,美酒和浆糊随处可得,
溪边,鱼虾也相应而来。
湖边的野水清澈如镜,
我们再坐在寒山之上,共享一杯美酒。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洪山人的居所和他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明朝时期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画卷。诗人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将自然景物和人情风景融合在一起,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亲朋好友的喜悦之情。

首句描述了清晨的美景,烟雾缭绕的巷口鸡鸣,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接着,诗人叙述了秋日林间鹊鸟的鸣叫声,以及远方归来的旅人的欢声笑语,展现了生活的喧嚣和活力。

接下来,诗人以巧妙的对比手法,交替描绘了老者和年幼的孩子们的生活场景。老夫扫去风前的落叶,意味着他对居所的细心打理和对岁月的顺应。而稚子锄去雨后的苔藓,则表现了年幼的孩子具有活力和天真无邪的特点。

诗的后半部分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市场上的美酒和浆糊易得,溪边的鱼虾也会前来,展现了丰富的物产和人们的舒适生活。而湖边的野水明如镜,与寒山相映成趣,更加强调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自然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通过描绘洪山人的生活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人情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袁凯朗读
()

猜你喜欢

恨不携君续旧游,为君先路觅丹邱。未知门待何时启,须信仙非有意求。

触石层云疑太古,薄人岚气总深秋。炎肠热症能消骨,一剂清凉到此投。

()

董生祠畔子云亭,涧雨岩虹望独扃。门外晓寒萦带草,林端秋散照书萤。

长留直道扶千载,自见遗文表六经。今日似君还肯构,应知家学本趋庭。

()

青阳回轩邱,白日丽苍野。封如禹穴平,木类湘山赭。

不忍寝园荒,复来奠樽斝。彷佛见威神,云旗导风马。

()

尝笑苏季子,未足称英俊。雒阳二顷田,不佩六国印。

当世多贤豪,斯言岂足信。于君太学髦,文才冠诸生。

()

一百八下西溪钟,一十三度溪花红。是恩是怨无性相,冥祥记里魂朦胧。

()

并刀剪取吴淞水。人家两岸疏篱缀。采捕是生涯。家家有钓车。

似晴还似雨。远棹溟濛处。帆席不曾撑。江风知未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