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简上人诗

赠简上人诗朗读

赠简上人诗

常人隐林泉,
反为名利萦。
志士处阛阓,
杳有江湖情。

有客务高洁,
禅房闭重城。
闲门无俗迹,
坏壁饶虫声。

卧落春砌花,
吟尽霜蟾明。
道希君子知,
贫任时人轻。

秉操期不渝,
长保孤松贞。

译文:
常人隐居于深山之中的泉水林木,
却因为名利的纷扰而迷失自己。
但志士却能在繁华的都市中保持自己的情怀,
虽然江湖的风情无法触及。

有些客人追求高尚纯洁,
选择闭关禅修在尘世之外。
他们的门前没有尘世的痕迹,
墙壁上却充满了虫鸣的声音。

卧在凋零的春季花园中,
吟咏尽了明亮的月光。
这种道德追求是那些有见识的君子所理解的,
尽管贫穷,但时人却轻视他们。

他们持守着自己的原则,
决不动摇,长久地保持着孤独和坚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有哲理和人生思考的主题。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和尘世纷扰的对比,表达了对真正追求内心自由和高尚品质的人的赞美。他们选择在繁华喧嚣的社会中保持纯洁,他们的追求超越了功利和名利的束缚。他们在尘世之外寻求内心的宁静,保持着道德和精神的坚守。尽管他们在物质上可能贫穷,但他们却拥有内心的财富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隐士生活和追求高尚品质的认可。通过对常人和志士的对比,诗人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选择和价值取向。诗中的林泉、阛阓、江湖、高洁、禅房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不同人生境遇和心境。虽然没有直接揭示出诗人的立场和态度,但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诗人似乎在暗示着他对追求内心自由和道德坚守的人的崇敬和推崇。这首诗给人以思考和启发,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精妙的语言,展现了对追求高尚品质和内心自由的人的赞美,同时也引发了对现实世界中名利纷扰和道德价值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

猜你喜欢

废戍黄花旧,行缠白日休。兵戈馀孟蜀,厄塞控岐州。

苍壁雪云宿,青峰江水流。星台连故道,怀古动烦忧。

()

羲和鞭日声隆隆,朱轮丹毂双碾空。涂穷猝入大瀛海,回光倒烛深潭龙。

海水忽涌沸,银涛如屋相撞舂。欲吞不吞吐不吐,但见万里熔红铜。

()

宋世都临安,江山已失据。犹誇天目山,龙翔而凤翥。

重江险足凭,百货东南聚。于此号行都,六帝銮舆驻。

()

拘疾来河东,息此浍水旁。寒禽绕疏枝,百卉沾微霜。

幸逢同方友,典坟共相将。逢萌既解冠,范丹亦绝粮。

()

绿发蟠云,看犀帘乍捲,约鬓芳馨。琼钗两行低卸,双亸蜻蜓。

兰烟蕙露,染湘发、金粉星星。回头重、盘龙明镜鸾,顾影梳掠蝉翎。

()

一角红窗低嵌月,矮屏山蹙罗纹。梨花情性怕黄昏。

泪怜银蜡浅,心比玉炉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