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仁侄

寄仁侄朗读

《寄仁侄》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秋风吹动庭木,闲散的轩阁上叶子纷纷飘落的景象。诗人在梦中回忆起霜月的清晨,思念之情如断了线般深沉。诗人以无念的心归于道的本性,孤独地吟唱已经消散了忧愁。更进一步,诗人表达了他疏离尘世的生活态度,烟水中的路途漫长而悠远。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内心感受,展示了释智圆对生活的虚幻和禅宗的追求。秋风吹动庭木,落叶犹如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常。梦回霜月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信断海山秋的表达则展示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然而,诗人以无念的心归于道的本性,超越了尘世的烦忧,孤独地吟唱已经消散了忧愁,表达了他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和追求。最后,诗人以疏林下的约定和烟水中的漫长路途,揭示了他对宁静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归途的思考。

这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禅宗境界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词在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禅宗哲理的领悟。通过这种方式,诗词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并让人们在阅读中领略到禅宗的境界和对人生的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

猜你喜欢

忽见横枝近水开。香逐风来。惜花人在花深处,倚绿筠、几度徘徊。

前身明月是,应伴寒梅。

()

少睡宜眠晚,停舟眺夜阑。鸡鸣彭泽县,月照小孤山。

浩渺云林外,飘摇风水间。遥知冰署内,坐话客途艰。

()

曾向雪中开。没点尘埃。肯随桃李逐波来。为有湘灵深遣护,掷去重回。

无力傍瑶钗。泪粉盈腮。生香真色莫疑猜。好伴杨枝甘露水,供养莲台。

()

酾酒凌波也自豪,常年操舵不知劳。风柔萍末鱼龙静,水涨桃花舴艋高。

青眼有时容落魄,白头无那苦刁骚。长竿且拂珊瑚树,笑倚鱼矶说钓鳌。

()

踏青过也。石城春市如画。红楼翠阁,酒旗歌扇,尽捲珠帘,彩蟾光射。

今番灯便挂。怎比月牙池上,夏时良夜。点琉璃、三十六盏,青雀绿波中耍。

()

南望江云暮,名泉何处流。吴城泰伯树,楚雨晋陵秋。

老去留沧海,归来逐白鸥。太湖如可泛,谁共木兰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