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觉寺

修觉寺朗读

《修觉寺》是宋代晁公溯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修觉寺美景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绕象耳北,
堰横龙爪西。
遥瞻蜀玉垒,
不减汉金堤。
未合三江水,
仍通百社溪。
春流已可爱,
散乱浴凫鹥。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描绘了修觉寺的自然景观和独特之处,以及作者对这处美景的赞美之情。

赏析:
首先,诗的开篇就通过“山绕象耳北”这句来描绘修觉寺所在地的地势。象耳是大象的耳朵,山绕象耳北意味着山脉环绕修觉寺,形成一种宜人的景观。接着,“堰横龙爪西”描绘了西边的水利工程,以龙爪形态的堰坝横跨其中,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其次,诗中提到了遥望蜀地的玉垒和汉代的金堤。蜀地是指四川地区,玉垒指的是四川的山峦,形容其高耸入云。而汉代的金堤则是指汉江河堤,表达了修觉寺所在地的水系发达,河流纵横的景象。

然后,诗中提到了“未合三江水,仍通百社溪”。这里的三江水指的是长江、涪江和嘉陵江,而百社溪则是指众多支流和溪流。这句表达了修觉寺所在地水系复杂、河流纵横的地理特点。

最后,诗中以“春流已可爱,散乱浴凫鹥”作为结尾。这句表达了春天水流湍急的景象,形容修觉寺所在地的春水美丽动人,其中凫和鹥是一种水鸟,它们在春天的水中嬉戏玩耍,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以景写情,通过对修觉寺所在地的自然景观的描摹,展现了作者对其美景的喜爱之情。通过描绘山脉、水利工程、山峦和河流等元素,诗中传达了修觉寺所在地的壮丽景色和水系发达的特点。同时,通过描写春天水流湍急的景象和水中的凫鹥,诗中融入了生机和活力的意象,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晁公溯对修觉寺美景的真挚赞美,给人以美好的视觉和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朗读
()

猜你喜欢

春老花盈树,丰神借客传。绿阴随日转,红片任风颠。

邂逅江南秀,檀栾法界烟。题诗寄同好,问讯绮窗前。

()

芭蕉敲雨,梧桐坠露,又是新秋到了。无心写景欲言情,当不得、神魂颠倒。

萧斋兀坐,愁怀难遣,恰好故人书到。并州快剪寄将来,剪不断、相思萦绕。

()

凄惨秋痕吹欲断,香冷藕花中。塞北谁传数点红。

春信到西风。

()

生平不拟托诸侯,吾道仍须历九州。落落关河蓬转后,萧萧行李雁飞秋。

为秦百姓皆黔首,待汉儒林已白头。何意故人来负笈,艰难千里愧从游。

()

霜染林皋木叶催,蒹葭秋水隔重隈。美人有怨收团扇,狂士歌呼托酒杯。

映日芙蓉依浅沼,撩寒杨柳下荒台。子山词赋伤摇落,秋老江南亦可哀。

()

二纪违脊令,抚心悲如何。惟尔幼孤㷀,十亩安江沱。

不幸丧厥明,犹能保天和。今年已六十,与吾亦肩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