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晦甲子雨至九月二日怀同来二僧及两子

八月晦甲子雨至九月二日怀同来二僧及两子朗读

《八月晦甲子雨至九月二日怀同来二僧及两子》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八月底的甲子日,雨水开始下,一直延续到九月二日,我怀念着同来的两位僧人和他们的两个弟子。今年夏天的洪水非常严重,秋天的炎热也异常剧烈。豳霜降临,我穿上了厚衣;汗水浸湿,我沐浴清洁。园中的植物渴望水分,我用尽力气灌溉;井水枯竭,我疲惫地远去取水。甲子日看起来应该是晴天,但一场雨竟然持续了三天。僧人们住在对岸,溪水涨满,无法渡过。我心中也时常惦记着我的孩子们,他们在野外采摘面包和蔬菜。这个地方并不是我的家,暂时停留也只是客人的身份。回舟可以上岸,但深湍中隐藏着巨石。财力有限,尚未处理完毕,褐粟的供应也有所不足。空庭中没有来人,我爬上檐下,看着雨水滴落。

这首诗词描绘了方回在夏秋之交的一段时光。他用简练而质朴的语言,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琐事的描写,表达了对豪雨和洪水的困扰,以及对朋友和家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致入微,如洪水泛滥、甲子日的雨水、溪水涨满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琐事的关注。通过对困境的描写,诗人流露出一种无奈和疲惫的情绪,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归途的期盼。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为背景,通过抒发内心情感,呈现了一种淡泊而真挚的诗意。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内心世界。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亲情、友情和家园的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忆酌寒泉沁齿牙,马嘶高柳避尘沙。无端一夜霏微雨,开遍沿村苜蓿花。

()

逶迤岳下共徘徊,次第登临一径开。寺护荒烟邻虎窟,潭浮肃气近龙台。

青山暮影随波转,白雪高吟爱月来。为叩僧门聊一问,红尘何处是蓬莱。

()

雨拭遥山碧,云连夕照黄。新秋多少好风光。未免有情难遣,是离肠。

信隔红墙远,愁怜独夜长。终朝相看只寻常。不道个人去后,便凄凉。

()

卜雒方迁鼎,封唐次剪圭。国分河华北,星主实沈西。

攘狄威名重,垂昆敬德跻。宠光延白屋,惠泽普黔黎。

()

羌笛落花天,办香鞯两两,愁人归去。连夜梦魂飞,飞不到、天堑东头烟树。

空邮古戍,一灯败壁然诗句。不信黄尘消不尽,摘粉搓脂情绪。

()

胜流坐对即空山,未碍梅花笑任还。风雨杂陈今昔梦,松筠长护死生关。

珠川空写何年泪,玉竹犹分一样斑。此去相思无远近,曹溪元不隔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