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二首

观潮二首朗读

《观潮二首》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雪覆屋顶银山满,
年年观潮近中秋。
只说沧海无回浪,
岂信长江有逆流。
樯帆一一似过鸟,
时时烟雨欲沉牛。
青衫白鬓功名晚,
何日范蠡翩然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观潮为主题,通过描绘潮水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雪覆屋顶,使整个景象宛如银山一般。这一描写形象生动,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恢弘。

接着,诗人提到每年观潮近中秋,表达了观潮是一种常态,伴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来。这里的观潮可以被视为人生的变迁和岁月的更迭。

然后,诗中有一句"只说沧海无回浪,岂信长江有逆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化的怀疑和反思。沧海无回浪,长江无逆流,暗示了人生和世事的无常和不可逆转性。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樯帆如过鸟,时时烟雨欲沉牛的景象。这里的樯帆可以被理解为人的一生,犹如飞过的鸟,而烟雨象征着世事的沧桑和不可抵挡的力量。这一描写传递了诗人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性的思考。

最后,诗人提到青衫白鬓,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年华的衰老。他表达了对功名晚成的遗憾和对自己时光流逝的感叹,希望能够像范蠡一样,在晚年依然保持豁达和宽广的心境,乘舟远行。

综合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以及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深思。同时,诗中蕴含着对人生态度和人生智慧的探索,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能够保持豁达和宽广的心胸,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舒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李处权朗读
()

猜你喜欢

山围拥髻,楼开照黛,尽容生老柔乡。一抹愁烟,三分梦雨,频来好处凄凉。

何许最难忘。向扫眉才子,诉与何妨。生怕添愁,只言陈事莫思量。

()

泪粘春住,香吹梦醒,提起旧时根节。画船丝柳绮窗花,整一幅,断肠图揭。

彩云易散,银河难渡,青鬓莫教催雪。来生慧业恐生天,又负却,人间风月。

()

交臂神峰未一登,梦吞丹篆亦何曾。丈夫三十愧前辈,识字游山两不能。

()

眉梢分翠,唇尖横玉,柔脆未输莺骨。越侬也解折閒花,似倦采、秋香细蝶。

枕鸳移并,晨凫嘶杀,红浪才翻魂怯。双眠那得到黄昏,又几见、晓风残月。

()

虚窗帘卷曙光新,柳絮榆钱又暮春。听政每忘花月好,对时惟望雨旸匀。

宵衣旰食非干誉,夕惕朝乾自体仁。凤纪分颁虽七度,民风深愧未能淳。

()

匆匆节序问谁知,又值红榴吐艳时。客里看花难觅酒,镫前听雨易成诗。

三江凭吊风云惨,四野荒凉鸟雀悲。欲挽狂澜犹未得,十年淮上老偏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