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宣教

寄赵宣教朗读

《寄赵宣教》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站在群山之巅北望,眺望着断虹飞雨的家山。暂时分离,只有你留在船上,半生清静的旅途如同梦幻般自在。即使身体已渐渐衰老,却仍笔耕不辍,只是眼观斑驳的字迹有些胆怯。为了寻找一片适合种植桑葚的土地,晚年我依然与连绵的墙壁为伴往返于湖西。

诗意:
《寄赵宣教》表达了诗人释宝昙对于清静自在、追求理想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诗人站在群山之巅,向北眺望家乡,思念着故土的美景。他与好友赵宣教在一时别离后,只有赵宣教留在船上,而他则继续他的清修之旅。诗人将自己的生活比喻为一场清游,如同一场梦幻般的体验。即使年事已高,他仍然坚持写作,只是对自己字迹的斑驳有些忧虑。诗人希望能找到一片适合种植桑葚的土地,继续他的生活。晚年时,他仍然与湖西的墙壁为伴,往返于寻找理想居所的旅途中。

赏析:
《寄赵宣教》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释宝昙追求自由自在、清静宁逸的生活态度。诗中的群山、断虹飞雨和家山等景物,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诗人与友人赵宣教的分离,强调了诗人志同道合的友情和对友谊的思念。诗人将自己的生活比作一场清游,表现出对于追求内心宁静和理想生活的追求。尽管年事已高,但诗人并不退缩,仍然坚持著书写作,表现出对于精神追求的坚持和对自身才华的自信。最后,诗人寻找适合居住的土地的描写,展示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释宝昙追求自由自在、追求理想生活的态度,展现了对友情和理想的思考和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经历,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环境相结合,使诗词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让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宝昙朗读
()

猜你喜欢

云拖冥色上孤城,卧听空阶漏四更。何似连床听夜雨,相将疏竹助秋声。

窥人饥鼠惊还堕,伴榻残灯耿未明。言念伊人隔江水,萧萧落叶纸窗鸣。

()

双峰丫髻道家装,回首云山去路长。莫道神仙颜可驻,麻姑两鬓已成霜。

()

轩皇且战且学仙,桥山弓剑攀龙髯。吁嗟政彻不及此,扶桑沧海空青天。

沙丘之云茂陵树,万弩射鱼气张怒。童男未返青雀遥,银雁金凫起泉路。

()

淡淡胭脂薄薄绡,水边分得日边娇。七十二峰螺黛影,上花梢。

望逐晴波浮绛雪,行沾暮雨晕红潮。谁与石仙相对赏,有山樵。

()

是日称三始,何时见国初。风云终日有,兵火十年馀。

甲子轩庭历,春秋孔壁书。幸来京兆里,得近帝王居。

()

廿载江南意,愁来更渺茫。友朋嗟日损,鸡犬觉年荒。

水历书池净,山连学舍长。但闻杨伯起,弦诵夜琅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