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书

闷书朗读

《闷书》是宋代诗人杨公远的作品。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闷来咄咄向空书,
怪底年来每事疎。
著脚左如旋磨议,
进身难似上竿鱼。
不逢贤者休弹铗,
谩说侯门可曳裾。
毕竟归农为上策,
买将蓑笠去耕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描述了作者杨公远对自己读书的心态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的开头,“闷来咄咄向空书”,表达了作者读书时的无趣和沉闷。这里的“咄咄”形容作者的心境沉重,对书籍的期待与现实的脱节。

接着,诗中提到“怪底年来每事疎”,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岁渐长后变得事事不顺的感慨。这句诗用“怪底”一词,既流露出作者对自己的自嘲,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叹。

随后的两句,“著脚左如旋磨议,进身难似上竿鱼”,以夸张的比喻描绘了作者在学习上的困境。左脚如同固定在旋磨上,无法前进;而上竿鱼则是指鱼儿上溯逆流,克服重重困难。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学习进步的渴望与无奈。

下一句“不逢贤者休弹铗”,表明作者没有遇到贤明的人才,导致他的才华无法得到展现。这句话中的“弹铗”指的是弹奏琴瑟,意味着作者的才华被埋没。

接着,“谩说侯门可曳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阶层的怀疑和不满。这里的“曳裾”意味着低下的姿态,作者认为自己在门阀社会中并没有什么地位和机会。

最后两句,“毕竟归农为上策,买将蓑笠去耕锄”,表明作者倾向于回归农田的生活。这里的“归农”代表了安守本分、务实生活的态度。通过以农耕为喻,作者表达了对清贫朴实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学识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疑惑。作者通过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揭示了自己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认同的困惑,同时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杨公远朗读
()

猜你喜欢

独抱遗弓望玉京,白头荒野泪沾缨。霜姿尚似嵩山柏,旧日闻呼万岁声。

()

钱塘词伯春怀动。正献罢,长杨颂。门外缁尘飞玉鞚。

长条冶叶,明窗画出,西子湖边梦。

()

买酒西泠,正萧萧雨歇,白羽风净。别浦喧禽,长堤无柳,六桥空带烟暝。

采菱歌静。划波又见挐鱼艇。但目极、南北、两峰斜照乱鸿影。

()

山色晓逾洁,溪声静自流。人言隔陇阪,犬吠出村陬。

细雨沾衣湿,轻寒动客愁。白云真可羡,舒捲在峰头。

()

三尺宣州白狭盆。吴人偏不把、种兰荪。钗松拳石叠成村。

茶烟里,浑似冷云昏。

()

殿阁风生波面凉,溯洄徐泛芰荷香。柳阴深处停桡看,无数纤鯈戏碧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