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中丞之金陵

送吴中丞之金陵朗读

《送吴中丞之金陵》是明代王稚登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送别吴中丞离开建业前往金陵为题材,描绘了建业的美景和中丞的英勇事迹。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建业青山是帝都,
暂劳开府握军符。
花间朱鹭铙歌曲,
江上黄龙水阵图。
玉节中丞新荡寇,
楼船诸将旧平吴。
不知燕子矶前地,
容得陈琳草檄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吴中丞离开建业前往金陵为主题,通过描绘建业的景色和中丞的战功,表达了对中丞的赞美和对他未来事业的祝福。

首两句“建业青山是帝都,暂劳开府握军符。”表明建业是皇帝的首都,吴中丞在这里担任重要职务,掌握着军权。这里的“青山”可以指建业周围的山脉,也可以象征吴中丞的职位高升。接下来的两句“花间朱鹭铙歌曲,江上黄龙水阵图。”描绘了建业的美景,花间的鹭鸟飞翔,江上的黄龙水阵形成了绚丽的景象,给人以繁荣繁华的印象。

接着,“玉节中丞新荡寇,楼船诸将旧平吴。”这两句表达了吴中丞在征战中的英勇和才干,成功平定了敌寇,以及他在楼船中指挥将士的过去经历。

最后两句“不知燕子矶前地,容得陈琳草檄无?”表达了诗人的疑问和担忧。燕子矶是金陵的地名,诗人不知道吴中丞前往金陵后的境遇如何,是否容得下有才之士陈琳的草檄信函。

整首诗词通过对建业的描绘和对吴中丞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吴中丞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他前途的祝福和对他离开建业的担忧。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绘画,给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深远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兀对残灯读。听窗前、萧萧一片,寒声敲竹。坐到夜深风更紧,壁暗灯花如菽。

觉翠袖、衣单生粟。自起钩帘看夜色,厌梅梢、万点临流玉。

()

爽气怡人秋日清。银床落叶嫩凉生。闲邀女伴试瓜灯。

灼灼流萤深院静,纤纤新月一钩明。蛛丝乞巧祀双星。

()

昨过河东望首阳,空山烟霭尚苍苍。传闻高士燕中返,料理床头皂荚囊。

()

黄苞绿叶似荆南,立雪淩寒性自甘。但得灵均长结伴,颜神山下即江潭。

()

一棹沧浪水。一行行、淡烟疏柳,平生秋思。多谢江东风景好,依旧美人名士。

有老衲、高谈奇字。使我吴天诗料阔,策蝌文、蜾扁三千事。

()

几日春游遍若耶,入城布衲满烟霞。正愁仙福难消受,又吃人间御贡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