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得先字)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得先字)朗读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得先字)》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东都的冬日,我和一群同年的朋友聚会在郑家的林亭上(得先字)。盛世时我陪在上首,闲暇的日子我们聚集在一起。同一棵桂树下采摘的桂花分给了大家,不同年份的黄莺也各自迁徙而来。宾客们的台阶上佩戴的饰品纷纷摇曳,妓女们的席上华丽的花钿熠熠生辉。不论官职贵贱,我们欢快地并肩坐着,轮流歌唱,林中的水在我们的助兴下欢快地流淌,酒在飘雪的天空中销得无影无踪。将来无论我们升官还是沉寂,都不会忘记与你们共同的宴会。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白居易与一群同年的朋友在东都的冬日,聚会在郑家的林亭上的场景。诗中表现了盛世的景象,人们放松的时光,以及友情的珍贵。无论是官位高低,大家在这样的宴会上齐心协力,欢快地享受着美酒和歌唱。诗人通过描述这样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留恋和不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冬日的宴会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们亲密无间的友情和欢乐的氛围。诗中的桂花和黄莺等意象,象征着富贵和自由的迁徙,凸显了宴会中宾主之间的平等和友谊。诗人还通过对宴会细节的描写,如宾客们佩戴的饰品和妓女席上的花钿,展现了盛世的繁华和宴会的豪华氛围。整首诗词以欢乐的气氛为主线,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留恋和希望。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宴会的喜庆和友情的温暖,展现了唐代文人的豪迈情怀和对友谊的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断雁飘愁,盘鸦聚暝,一鞭残梦归鞍。酒醒邮程,岭云垄树漫漫。

渡江几点归帆影,近荒林、一带枫斑。最难堪,第一峰前,立马斜看。

()

秋夜不能寐,秋虫鸣砌间。疏钟云外寺,落叶雨中山。

以我意不适,想君情倍艰。何时复相见,一笑破愁颜。

()

小叶碧玲珑。十二栏干护几重。不是不知春已去,随风。

且向枝头逞艳红。

()

四面青山坐困人,一楼明月足容身。两人对酒蔬盘瘠,五夜谈诗蜡炬亲。

槛外长松时拂帽,阶前小草亦成茵。净名寥寂临恭去,不负中秋自主宾。

()

高层徙倚日俄西,似剑群硭望益迷。又向南天见新月,依然孤处介荒蹊。

逢辰集感催宣发,贳醉凭谁续曩题。雪后看山正同快,梦回无奈晓鸦啼。

()

六月繁阴远,荒村计亦赊。作池堪积雨,除草为妨花。

遂觉茅亭敞,还依水槛斜。凉风披绿野,幽意在桑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