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李十一马

还李十一马朗读

《还李十一马》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传话给李君劳,寄送马匹回去,
生病时只能依靠拄着拐杖支撑身体。
虽然没有好马可供出行,
却将牵引着它们来送给朝廷的人。

诗意: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诗中的李君劳生病,无法亲自送马给朝廷,只能传话请求他人代为送去。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无奈之情。尽管李君劳没有好马可供奉献,但他仍然决心将自己所有的马匹牵引过来,送给朝廷的人,体现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友情的真挚。

赏析:
1. 简洁明快的语言:白居易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情节鲜明的故事,使诗意清晰易懂。
2. 友情与忠诚:诗中的李君劳为了表达对朝廷的忠诚和友情,不惜牵引自己所有的马匹来送给朝廷的人。这种友情和忠诚令人敬佩和感动。
3. 对命运的无奈:诗中的李君劳因病无法亲自送马,只能传话请求他人代为送去,展现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身困境的无奈。
4. 象征意义:马匹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力量和荣誉,而将马匹送给朝廷的人,则体现了对朝廷的尊崇和忠诚。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友情、忠诚和对命运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它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传达了诗人对于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西窗月。邀人瘦影成三绝。成三绝。清愁虚冷,都无话说。

金钗划损阑干漆。炉烟袅篆屏山寂。屏山寂。侍儿促睡,单衾寒怯。

()

读罢一时才子句,《骚》香汉艳各精神。十年我恨生差晚,不见风流种蕙人。

()

叶落砧声雁叫愁,疏狂无那兴偏悠。身閒分拟随猿鹤,世味何妨应马牛。

芸馆久疏仙桂月,西风又老碧梧秋。升沉漫向君平卜,款段奚囊认酒楼。

()

古稀岁月半相侵,碌碌无成泪湿襟。截发已虚慈母志,食羹未遂小人心。

七年哀隔松邱冷,此日悲依枫木深。泣罢回思还伫立,白杨萧瑟暮烟沉。

()

潇潇鸣午夜,早起倍悠然。碧草向阶静,野花入市鲜。

疏烟寒食候,小雨暮春天。何处吟怀阔?门关面壁缘。

()

浅深层叠侵玻璃,雅制偏宜到处携。诗胆无劳分大小,酒肠从此问高低。

坳堂沧海同归尽,五斗三蕉本不齐。遥对无端增饮兴,相将一一醉如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