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洛中所居

忆洛中所居朗读

《忆洛中所居》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诗人怀念旧居的情感。

忆洛中所居,意为怀念在洛阳居住的旧日时光。诗人忽然想起了自己在东都洛阳的宅邸,春天来临时的一些琐事,让他仿佛回到了那时的生活。

雪销行径里,水上卧房前。诗人回忆起春天雪融化后,小径上的积雪没有了,水面上的房舍可以躺在床上看着。

厌绿栽黄竹,嫌红种白莲。诗人对庭院中绿色的竹子感到厌倦,喜欢黄色的竹子;对红色花卉感到厌倦,更喜欢种植白色的莲花。

醉教莺送酒,闲遣鹤看船。诗人喜欢喝酒,常常喝醉了,让莺鸟给自己送酒;诗人在闲暇时会看着鹤自由自在地在船上游荡,发呆。

幸是林园主,惭为食禄牵。诗人觉得自己幸运,作为一个庄园的主人,没有被功名利禄牵扯;但同时,他也感到惭愧,因为他不能像庄园中的人一样安心耕种,只能被世俗之事所困扰。

宦情薄似纸,乡思争于弦。诗人认为在宦途中的情感是薄弱的,不值得珍惜,就像一张薄纸一样;而对于乡愁,却像琴弦一样牵动着诗人的心。

岂合姑苏守,归休更待年。诗人自问,自己是否适合继续在姑苏(今苏州)任官,或者是应该归隐退休。他觉得还是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做决定。

这首诗以忆怀之情,用简洁的词句表达了诗人对旧日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诗人在回忆中体味宁静和安逸,对于尘世的烦恼感到烦厌,希望能够回到自然和宁静的生活状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积雪浩无际,登楼望眼宽。饥禽争树坠,远岫倚天寒。

何忍独为乐,还期人共欢。寄言高卧者,来向画中看。

()

情网丝丝绾。问花神、飘香坠粉,是谁分判。才见花开花又落,不念惜花人惋。

禁不得、猛风吹断。总有游魂知旧路,奈匆匆、短劫韶光换。

()

断碣依江口,荒祠落照平。人烟双径出,古木一桥横。

水国蛟龙气,灵台鸟雀声。千秋功业在,庙貌独峥嵘。

()

可知野鹤在鸡群,隔院惊呼意倍慇。雅识我惭褚太傅,高谈君是孟参军。

秦淮旧梦人犹在,燕市悲歌酒易醺。忽漫相逢频把袂,年来聚散感浮云。

()

姊妹花催折。怪朝来、杜鹃枝上,声声啼血。回首斑衣同戏彩,频岁依依朝夕。

忽唱到、阳关三叠。呜咽临歧无别语,但牵裾、预把归期说。

()

夜静天地凉,凭楼独凝眺。烟树色离离,云山望中杳。

万籁寂无声,数萤流木杪。青镫照罗幕,残叶铺池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