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无锡县醉后吟

经无锡县醉后吟朗读

经无锡县醉后吟

客过无名姓,扁舟系柳阴。
穷秋南国泪,残日故乡心。
京洛衣尘在,江湖酒病深。
何须觅陶令,乘醉自横琴。

译文:
我是一个没有姓名的旅客,停泊在柳树的阴影下。
寂寞的秋天,引起我南方的泪水,让我想起故乡的情怀。
我身上沾满了京洛的尘埃,江湖的酒病深深地困扰着我。
无需再去寻找陶令,我就在陶令醉酒的时候自由自在地弹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旅客的境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由自在的向往和对琴音的热爱之情。诗人以客身份来到无锡县,但他没有名字,没有地位,只是一个普通的旅客。他停泊在柳树的阴影下,寂寞萧索的秋天唤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情感。他在异乡生活已久,身上的衣衫沾满了京洛的尘埃,而江湖的酒病也让他备受困扰。然而,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他也不再寻找陶令(古代琴师),因为他相信自己能够在醉酒时自由地弹奏琴音,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寄托他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并结合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来体现出旅客的境遇。诗人通过无名姓的旅客形象,凝练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由自在的向往和对艺术的热爱。整首诗以唐代诗人常用的七绝形式写成,节奏韵律流畅,情感真挚,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特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赵嘏朗读
()

猜你喜欢

定论何由判怨恩,说诗宁许别清浑。向来泥巷苔生榻,别后霜楹月上轩。

一卷名山馀鬼瞰,几家华屋系生存。桂丛蛩语西风急,尽扫巢痕乱屐痕。

()

垂柳西风吹不起,一竿闲钓双溪水。濠上高怀差可拟。

烟光里,必有金鳞鲤。智者从来无彼此,溪山住处皆堪止。

()

千编蠹走鱼,三写焉成乌。流传不足征,笔削何如无?

寻源准之宋,正讹同索逋。旁观昧所从,或谓正者诬。

()

琼林何不积缗泉,物自低昂人自便。我与徐公筹到此,朱提山竭亦无权。

()

九流触手绪纵横,极动当筵炳烛情。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

()

芦边绽了芙蓉。钓鱼矶上秋风。月色今宵定浓。露华香重。

粉丝偷占芳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