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少年诗(猿)

袁少年诗(猿)朗读

《袁少年诗(猿)》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佚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风波千里阔,台榭半天高。
此兴将何比,身知插羽毛。
峰峦多秀色,松桂足清声。
自有山林趣,全忘城阙情。
罗浮南海外,昔日已闻之。
千里来游览,幽情我自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山水环境。诗人通过描述广阔的水波、高耸的亭台以及自然山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愉悦和宁静。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表达了自然山林所带来的乐趣,以及他在这种环境中完全忘却尘世纷扰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首句“风波千里阔,台榭半天高”通过形容广阔的水波和高耸的亭台,展示了大自然的辽阔和壮美。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以“此兴将何比,身知插羽毛”来形容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愉悦和轻松自在。

接下来的两句“峰峦多秀色,松桂足清声”展示了山林的秀美景色和清脆的鸟鸣声,进一步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美感。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自然山林所带来的宁静和愉悦,仿佛将读者带入了这样一个美丽的环境中。

最后两句“自有山林趣,全忘城阙情。罗浮南海外,昔日已闻之。千里来游览,幽情我自知。”则表达了诗人在山林中感受到的自由自在和忘却尘世的情感。诗人提到了罗浮山,表明他曾听闻山的美名,而此次千里来游览,更加坚定了他对幽静山林的钟爱。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山水景色的美妙和作者对山林幽静情境的向往,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读者在品味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朗读
()

猜你喜欢

瑟瑟凉风入小池。红衣落尽翠离披。双螯荐酒重阳近,一鹭冲天夕照迟。

白露结,碧云垂。波沈菰米动涟漪。可怜秋色无多日,留得残荷听几时。

()

积雪冻关河,我行复千里。忽闻弦诵声,远出衡门里。

在汉方盛时,言利宏羊始。桓生书一编,恢卓有深旨。

()

春梦撩天笔一枝,梦中伤骨醒难支。今年烧梦先烧笔,检点青天白昼诗。

()

扪葛攀萝上碧霄,百盘千级路迢迢。披襟我又登蓬岛,放眼人多看海潮。

东汉此山才有姓,西江无水不来朝。褰衣直扣双峰阁,认得华阳旧鹤巢。

()

车遥遥,遥遥入烟雾。马不肯停,车不肯住。触石折轴,车轮无声。

白日欲落,风吹马鸣。远忆送者,此时到家。君意已息,我劳如何。

()

载酒閒看古寺花,探幽静院绝尘哗。诗人老去空遗迹,坏壁龙蛇势整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