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

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朗读

诗词:《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醉凝眸。正楚天秋晚,远岸云收。
草绿莲红,□映小汀洲。
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
望去帆、一派湖光,棹声咿哑橹声柔。
愁窥汴堤细柳,曾舞送莺时,锦缆龙舟。
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
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
正浪吟、不觉回桡,水花风叶两悠悠。

中文译文:
醉醺醺地凝视着。这是正当楚天的秋天晚上,远岸的云彩渐渐散去。
草地绿了,莲花绽放红艳,倒映在小汀洲上。
芰荷的香气里,鸳鸯在浦口游弋,恨菱的歌声惊起了睡梦中的海鸥。
远望船帆,湖面泛起一片湖光,划船声嘶哑,橹声柔和。
愁眺望汴堤上的细柳,曾经在那里起舞送别黄莺的时候,还有锦缆装饰的龙舟。
拥有国色天香的纤腰,皓齿娇美,笑靠在迷楼上。
就算空令五湖的夜月也羞愧地照耀着宫殿的秋天。
正当浪涛低吟之时,不知不觉中桨回转,水花和风中的落叶轻轻飘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远古时期的维扬(现在的扬州)景色和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浓郁的诗意和怀旧之情。

诗人以深情的眼光凝视着这个美丽的秋天晚上。远处的云彩渐渐散去,草地上的莲花盛开着鲜艳的红色,倒映在小汀洲上。在芰荷香气的弥漫中,鸳鸯在浦口游弋,一首恨菱的歌声惊起了睡梦中的海鸥。远望湖面上的船帆,湖光闪烁,划船声嘶哑而橹声柔和。

诗人情感激荡之际,愁眺望着汴堤上的细柳,回忆起曾经在那里起舞送别黄莺的时刻,还有装饰着锦缆的龙舟。诗人描述了一位拥有国色天香的美女,她拥有纤腰和皓齿,笑靠在迷楼上。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美景的讽刺。他说即使五湖的夜月也会感到羞愧,因为它们无法与三十六宫的秋天相媲美。在浪涛低吟的时刻,诗人不知不觉中转动了船桨,水花和风中的落叶在轻轻飘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维扬古城秋天的美景和历史文化。诗人以怀古之情回忆过去的景色和时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现实的讽刺,暗示人世间的美好往往难以被现实世界所超越。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饱满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慨和怀旧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周邦彦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周邦彦朗读
()

猜你喜欢

云净天空。苔阶露坐,夜色溶溶。一扇微凉,一轮明月,一树疏桐。

安排肥瘦纤秾。费老手、传神特工。纸上丰姿,画中态度,谁个真容。

()

代不数人能几见,去去江空岁年晚。闭门一字不堪煮,无补费神诗作蹇。

西风尽夕城满尘,带水沸潮消息断。十七柳凋十桂爨,更问菱湖与桐馆。

()

善走须得途,邪径不可行。善博须得卢,不关人力成。

达人期任运,世路夸趋营。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

拄杖偏宜最上头,羽人何处访丹丘。四山春雨空侵牖,终日奇云不去楼。

欲与《黄庭》参《内景》,谁将紫字写灵修。古藤花发烹泉水,缘结烟霞拟再游。

()

黾勉三迁久,间关百战深。生惭毛义檄,死痛子舆衾。

荻字书犹记,斑衣舞尚寻。凄其天步蹙,荏苒岁华侵。

()

楼阁参差未上灯,菰芦深处有人行。凭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