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椿(太母庆七十)

大椿(太母庆七十)朗读

《大椿(太母庆七十)》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一首诗,是为了庆祝母亲七十寿辰而创作的。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梅花开满繁枝,香气飘动翠帘间,钟声奏响,庄严的音乐在华宴上飘荡。真挚的孝感动了南极星,老人的光辉犹如星星一般耀眼。朝廷推崇东朝的功业,庆贺百姓获得了五福,长乐宫的金殿充满欢声笑语。此时正值七旬寿辰,庆祝古今难得的盛事。慈祥的面庞中绿发儿女看着母亲变得更年轻,她的容颜宛如玉一般纯净,体力更显强健。指引冲和的气息,感受到春天的氛围,仿佛春风拂面。龙章(皇帝的德行)亲自进献龟台祝福,与宫中的贵妃一同诚挚欢快。亿万年来,正如蓬莱仙境,海波清浅,充满了无尽的岁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椿花为隐喻,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七旬寿辰的美好祝愿和感慨。椿花,又称大椿,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植物,其花在寒冷的冬季中依然能够开放,象征着母亲在岁月的冲击下依然坚强美丽。诗中通过描绘梅花香气飘荡、钟声奏响、庄严华宴等场景,抒发了庆贺寿辰的热闹氛围和庄严祝愿。

诗人通过“诚孝感南极,老人星垂眷”表达了对母亲孝敬的情感,将母亲的高尚德行比作南极星,闪烁着永恒的光芒,同时也借此抒发了对母亲高龄依然健在的欣慰之情。

“东朝功崇庆远,享五福、长乐金殿”这两句则表达了朝廷对母亲丰富岁月所带来的荣誉的肯定,同时也展示了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在“玉色粹温,体力加健”这两句中,诗人展示了母亲的容颜和体力都更加强健,用“玉色粹温”来形容母亲的容颜纯净美好。

最后的部分则将诗人的情感扩展到亿万年间,将七旬寿辰的庆祝与蓬莱仙境、清浅的海波相比,表达了母亲丰寿之喜与自然的长久相融合的情感。

整首诗以庆祝母亲寿辰为主题,通过描绘各种景象和感受,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深刻而真挚,展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恩和敬重之情,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生和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生命的美好和恒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

猜你喜欢

楼上晚钟残。灯火更阑。一枝铜笛恐春寒。满地青苔仙羽冷,风起清坛。

花事易阑珊。春梦蒲团。相思人在碧云端。只有当时明月影,还到阑干。

()

浮图关下一尊酒,湖海相望十二年。别后新诗常在口,故人消息若为传。

行边绝代輶轩语,弹铗归装上峡船。黄鹤白鸥谁得狎,依前醉眼向青天。

()

东井应天文,西京自炎汉。都城北斗崇,渭水银河贯。

千门旧宫掖,九市新廛闬。云生百子池,风起飞廉观。

()

跨上征鞍。红豆抛残,有何人、来问春寒。昨宵梦里,犹在长安。

在凤城西,垂杨畔,落花间。

()

积雪半遮山,残冰犹在地。旭日射车窗,盎然有暖意。

柳芽苞欲放,草色淡如睡。青葱未可言,各各含生气。

()

明月不改色,青山留旧颜。故人零落尽,卧听水潺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