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寿欧阳景明)

水调歌头(寿欧阳景明)朗读

《水调歌头(寿欧阳景明)》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苍立箨龙秀,青压雨梅肥。
清和天气,无限佳景属斯时。
试听虞弦初理,便有薰兮入奏,风物正熙熙。
此日定何日,香篆袅金猊。
记当年,_两荚,应熊_。
男儿壮志,端在伊傅与皋夔。
况是从容书史,养就经纶功业,早晚帝王师。
但了公家事,方与赤松期。

译文:
青翠的竹笋高耸,翠绿的梅树压弯了枝头。
清澈宜人的天气,无限美景正属于此时。
试听着虞琴初次调理,便有芳香飘入曲调,风景正繁盛。
这一天定是何时,香烟袅袅,金狮献宝。
记得当年,_两荚,应熊_。
男儿的壮志,寄托于伊尹、皋陶。
何况从容地书写史书,修养经纶之功业,早晚成为帝王的师傅。
只是顾及公家事务,方可与赤松期许。

诗意与赏析:
《水调歌头(寿欧阳景明)》以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爱和对壮志成就的追求。

诗中以苍立的箨竹和青翠的梅树来描绘清新的自然景象,展示了宜人的天气和美丽的风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当前令人愉悦的时光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虞琴是一种古琴,诗人以此象征着音乐的美妙。他描述了琴声初次调理时的美妙和曲调中融入的芳香气息,进一步衬托出四周风景的繁盛和宜人。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古代的历史人物伊尹和皋陶,将男儿壮志的寄托和追求与他们相提并论。他希望自己能像伊尹和皋陶一样从容地书写历史,培养自己的才能,成为帝王的重要辅助。

最后,诗人表示只有在完成了公家事务之后,才能与赤松期许,即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理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为蓝本,融合了对美景的赞美、壮志的追求和友情的期许,表达了诗人对于珍贵时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奉献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廖行之朗读
()

猜你喜欢

行行朱盖漾青阳,岸柳墙花满路香。更喜西畴时雨足,葱茏弥望长苗秧。

()

小院钩帘人睡醒。曲角栏干,移过重重影。似水天光云叶净。

微凉略觉风儿劲。

()

酾酒凌波也自豪,常年操舵不知劳。风柔萍末鱼龙静,水涨桃花舴艋高。

青眼有时容落魄,白头无那苦刁骚。长竿且拂珊瑚树,笑倚鱼矶说钓鳌。

()

一百八下西溪钟,一十三度溪花红。是恩是怨无性相,冥祥记里魂朦胧。

()

蓝布衫儿,墨紬裙子,未要艳妆明抹。小小吴舠,山平水软,略昉鸱夷一舸。

待月上,清风细,无眠傍人坐。

()

浦子潮生,正颂菊骚兰,橘春凉后。叶叶商声,催添薄罗吟袖。

玲珑竹捲犀钩,早飞堕、冰蟾如昼。知否。闰秋宵更长,又迟重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