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送钱仲耕自江西漕赴婺州)

西河(送钱仲耕自江西漕赴婺州)朗读

《西河(送钱仲耕自江西漕赴婺州)》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江水。道是西风人泪。
无情却解送行人,月明千里。
从今日日倚高楼,伤心烟树如荠。
会君难,别君易。
草草不如人意。
十年著破绣衣茸,种成桃李。
问君可是厌承明,东方鼓只千骑。
对梅花、更消一醉。
有明年、调鼎风味。
老病自怜憔悴。
过吾庐、定有幽人相问,岁晚渊明归来未。

诗意:
这首诗是辛弃疾送别钱仲耕的作品,诗人站在西河之畔,看着西江的水流。他说道,这西风吹来的风声似乎是人们的泪水。虽然无情,却还是要送别行人,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千里之遥。从今天开始,每天都要倚在高楼上,痛苦地看着烟树如荠一般凋零。见到你困难重重,与你分别却是容易的事情,我匆匆忙忙的表达不如意。十年来,你身披破旧的衣衫,如今却已成就了桃李花果。我问你是否已经厌倦了朝廷官场的权谋,只愿迎接你的是东方的千骑鼓声。对着梅花,再喝上一杯酒,也许能更快地忘却离别之苦。明年有了新的风味,我们再相聚。老了,病了,我自怜憔悴。当我经过我的住所时,定会有幽静的人来询问,但渊明却还未归来。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辛弃疾对朋友钱仲耕的深情送别之情。诗人以西河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西风吹来的声音如人泪般凄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离别之痛。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千里之遥,进一步增强了离别的情绪。诗人以自己的心情倚在高楼上,看着烟树凋零,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离别的无奈。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钱仲耕的思念和关切。诗人称赞了钱仲耕十年来的努力和成就,将他比喻为种成了桃李花果。同时,诗人询问钱仲耕是否已经厌倦了世俗的权谋,希望他能迎接东方的官场,以求得更好的前程和发展。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憔悴和无奈。诗人自怜老病,心情低落。他猜想当他经过自己的住所时,一定会有关心他的人来询问,但他的好友渊明却还未归来,增添了离别的伤感和无奈。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告别和对自身命运的忧虑。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西风人泪、烟树如荠、种成桃李等,使诗词更加生动鲜明。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感慨和才情,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离情别绪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

猜你喜欢

夜闻春雨声,农人侵晓起。开门望南亩,平畴净如绮。

呼儿驱黄犊,径去苍烟里。秉耒冲含膏,泛泛土花紫。

()

隔断红尘另一天,慈云常护此山巅。雄关不阻骖鸾客,胜地偏多应迹贤。

兵象销时崇佛像,烽烟靖始扬炉烟。治平功效无生力,赢得村翁自在眠。

()

寝门不再省晨安,睽隔伤怀阅暑寒。思慕情殷劳梦寐,几筵频展痛汍澜。

岁时每怆推迁易,恩德难忘覆载宽。付托独深羞浅薄,命提莫望益悲酸。

()

天锡亲贤笃本支,惟王德业赞纯熙。功存廊庙寰区仰,道冠宗藩百辟仪。

少日温恭承帝眷,髫龄孝谨荷恩慈。问安每候龙楼启,扈跸常随豹尾驰。

()

腰围瘦减带嫌宽,比似休文恐尚难。每读离骚增侘傺,偶谈时事杂悲欢。

梦中死友张元伯,海外知交管幼安。塞黑枫青劳结想,满窗风雨又更阑。

()

醒来楼外云天曙,几抹飞涛,接我心潮。万瓦鳞鳞燕雀高。

情辞悱恻伤畴昔,折桂焚椒,有泪如漻。海雨天风读楚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