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坐间用韵赠朱守)

满江红(坐间用韵赠朱守)朗读
腾茂飞英,分忧愿、自然风力
千里静,江山改观羽旄增色
林下风清公事少笔端雷动奸豪息
听宴香、深处笑声长,文章客。
丹诏自,天边得。
宣室对,君心忆。
趁良辰高会履珠簪碧
和气回春徵酝酿政声报最惟清白
看挥毫、万字扫云烟,吴笺湿。

《满江红(坐间用韵赠朱守)》是宋代赵善括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景色宜人的环境中,文人雅士们畅谈诗文,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文风的追求和对朝廷政治的期望。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满江红(坐间用韵赠朱守)

腾茂飞英,分忧愿、自然风力。
千里静,江山改观,羽旄增色。
林下风清公事少,笔端雷动奸豪息。
听宴香、深处笑声长,文章客。
丹诏自,天边得。
宣室对,君心忆。
趁良辰高会,履珠簪碧。
和气回春徵酝酿,政声报最惟清白。
看挥毫、万字扫云烟,吴笺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美丽景色和表达对清白文风的向往为主题。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和宁静。诗中提到的“腾茂飞英”和“千里静”暗示了自然的繁茂和宁静,而“江山改观”和“羽旄增色”则暗指朝廷的政治变革和进步。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文人雅士们的聚会场景,表达了对清廉政治和文学才能的赞美。林下风清,公事少,意味着这些文人雅士们在清静的环境中创作,远离了政治的纷扰。诗中的“笔端雷动奸豪息”表达了文人笔端的力量,能够震慑和平息邪恶势力。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文风的追求和对朝廷政治的期望。宣室对,君心忆,意味着作者希望君王能够回想起清廉政治的重要性。趁良辰高会,履珠簪碧,表示着作者期待一个良好的机会,以展示自己的文才。和气回春徵酝酿,政声报最惟清白,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政治的期待,希望政治能够回归正道。

整首诗词以清新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清廉政治和文学才能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传递了对社会和政治改善的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善括

赵善括,历史人物,字无咎,号应斋居士,江西隆兴(今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时间在孝宗朝,尝登进士第。乾道七年(1171)知常熟县,后通判平江府。淳熙六年(1179)知鄂州,后罢免;淳熙十六年差知常州。著有《应斋杂著》6卷。杨万里为之序。赵善括能诗文,所作奏议,颇切中时弊。曾与洪迈、章甫、辛弃疾等人诗词唱和,而和辛弃疾酬唱者尤多,有一部分词作近于辛词。《□村丛书》收《应斋词》48首,《全宋词》收49首。...

赵善括朗读
()

猜你喜欢

天地忽异色,元阴合一湖。迅雷翻地轴,高浪蹴天衢。

风雨作远止,鱼龙喘未苏。但令膏泽遍,何敢怨泥涂。

()

柔条细叶,爱微风吹起,一棚香雾。剪到牡丹春已尽,又把春光钩住。

琐碎繁英,零星小朵,枝上摇清露。飞琼何事,羽衣似斗轻絮。

()

一雨洗空碧,悠然生夕凉。径花摇暮色,庭草湿流光。

渐觉秋相逼,翻怜夏未长。二毛何冉冉,容易积寒霜。

()

昔有楚项羽,宰割封侯王。徙帝都上游,杀之于南方。

大权既分裂,海内争雄彊。何况咫尺间,嬴秦尚未亡。

()

天道有盈虚,智者乘时作。取果半青黄,不如待自落。

始皇方侈时,土宇日开拓。海上标东门,长城绕北郭。

()

安香舞罢杜兰催,水瑟冰敖各费才。别有伤心听不得,珠帘一曲《紫云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