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走笔因宋九韵示黄六)

西江月(走笔因宋九韵示黄六)朗读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韩淲创作的《西江月(走笔因宋九韵示黄六)》。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色著人多少,
溪头桃杏舒红。
杖藜相与过桥东。
往事旧欢如梦。

花底醉眠芳草,
柳边嘶入骄骢。
如今憔悴坐诗穷。
莫问醯鸡舞瓮。

译文:
春天的美景触动了多少人的情感,
溪头的桃花和杏花绽放艳红。
我和伙伴们拄着拐杖,一起走过东边的桥。
往事中的欢乐如同一场梦境。

花丛底下,我醉卧在芳草之间,
柳树旁边传来骄傲骏马的嘶鸣声。
如今我憔悴不堪,只能坐着写诗,感到困顿。
不要问我关于醯鸡跳入瓮中舞蹈的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自身的境遇,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人以巧妙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溪头的桃花和杏花绽放艳红,给人一种温暖和欢快的感觉。然而,诗人的心境并不如春天的美景般愉快。他和伙伴们拄着拐杖一起走过桥,回忆往事中的欢乐,却感到那些欢乐如同一场梦境,已经过去了。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的现状。他醉卧在花丛底下的芳草中,听到柳树旁传来骄傲骏马的嘶鸣声。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失意,他的精神状态已经变得憔悴不堪,只能坐着写诗,感到困顿。最后两句“莫问醯鸡舞瓮”,表明诗人不愿意回答关于醯鸡跳入瓮中跳舞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这个问题与他的境遇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景和诗人内心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孤寂和困顿,以及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这种对美景和内心境遇的对比,使得诗词更加深刻而动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韩淲朗读
()

猜你喜欢

片帆侧。斜倚轻衫雪色。凝眸倦、清镜窈然,隐约仙娥泛寒碧。

霜林泪丝织,翻作春红靓饰。空濛外、多少远山,犹是青螺黛痕积。

()

今年又被放,何以拜松楸。野服紫岚气,墓门青涧流。

云礽皆祖德,笔砚是先畴。三复漆雕语,闲云掩素秋。

()

梅花竹叶互交加,濡墨淋漓整复斜。忆得昨宵明月下,横拖疏影上窗纱。

()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

昔年曾作天台游,一瓢一笠挂杖头。玉霄峰耸万螺髻,石梁瀑卷双龙湫。

翠微几折入古寺,禅堂钟磬清且幽。苍藤夭矫挂石壁,疏花红缀空岩秋。

()

中秋日以近,月色日以好。开尊招亲旧,欢赏恐不早。

圆亏各有时,晴明焉常保。抚松羡后凋,攀柳知先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