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赋红梅)

西江月(赋红梅)朗读

《西江月(赋红梅)》是宋代诗人汪莘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将江梅带入室中,门人却不敬重红梅。
清香透入灵台,展现出傲雪的家风。
红梅的形貌像妇人和孺子,性情如烈士和奇才。
自然地开放和凋落,有谁来与那上林苑的梅花相伴。

诗意:
这首诗词以红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赞美和思考。诗人曾将江梅带入自己的屋子,但门人却不以为然,不敬重红梅。然而,红梅的清香却透入诗人的灵台,使他感受到红梅所展现的傲雪家风。红梅的形态和特征使诗人联想到妇人、孺子、烈士和奇才,暗示了红梅美丽而坚强的品质。红梅自然地开放和凋落,似乎与上林苑的梅花相互陪伴,表达了诗人对红梅高洁风范的敬仰和向往。

赏析:
《西江月(赋红梅)》以红梅为主题,通过对红梅的描绘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红梅的喜爱和崇敬之情。诗中所表达的红梅的傲雪家风和自然的生长状态,可以被视为诗人自身追求高尚品质和自由生命的写照。红梅作为冬季中的鲜花,象征着坚强、美丽和希望,与诗人的内心境界相呼应。诗人借红梅抒发自己对自由、高尚和真理的追求,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和理念。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红梅的特点和美丽,同时通过联想和意象,传递了诗人对红梅所蕴含的品质和精神追求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汪莘朗读
()

猜你喜欢

江南如画一倾杯,乍合仍离倍可哀。此去孤舟明月夜,排云谁与望楼台。

()

遍上流民郑侠图,疮痍莫补叹迂儒。关中戎幕皆吟侣,海内诗才半酒徒。

金粉红颜牵傀儡,沙场碧血染珊瑚。缁衣一领尘污厚,兀对残镫碎唾壶。

()

蜈蜞岭畔峙灵鳌,极目苍茫激怒涛。万派腾空天共远,四围掀浪岳同高。

人疑海若吹龙笛,我笑天吴奏玉璈。勘破升沉多类此,鹭鸥偕予乐陶陶。

()

佛身无去亦无留,那有行踪在石头。想是山神嫌寂静,妆成圣迹引人游。

()

只将愧汗湿莱衣,悔极堂堂岁月违。世事沧桑心事定,此生一跌莫全非。

()

幽梦四更醒。欸乃声停。吴天月落半江阴。蓦地横吹三孔笛,聘取湘灵。

螺髻锁娉婷。烟雾青青。看他潮长又潮平。香草美人吟未了,防有蛟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