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妆(秋宵有感)

八宝妆(秋宵有感)朗读

《八宝妆(秋宵有感)》是宋代诗人陈允平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秋夜中的景色和内心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望远秋平。
初过雨、微茫水满烟汀。
乱疏柳,犹带数点残萤。
待月重帘谁共倚,
信鸿断续两三声。
夜如何,顿凉骤觉,纨扇无情。
还思骖鸾素约,
念凤箫雁瑟,取次尘生。
旧日潘郎,
双鬓半已星星。
琴心锦意暗懒,
又争奈、西风吹恨醒。
屏山冷,怕梦魂,飞度蓝桥不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色。诗人远望秋天的平原,初刚下过雨,微弱的光线映照在烟雾弥漫的湖边。乱疏的柳树上还残留着几点飞舞的萤火虫。等待着月亮升起,谁会与我一同倚在重重帘幕之前,倾听信鸿的断续鸣叫声。夜晚如此寒冷,突然感到一阵凉意,使得手中的纨扇也变得无情。回忆起过去与心爱的人的美好时光,想起潘安和西施的传说,念叨着凤箫和雁瑟,觉得现实的生活太过平凡。过去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如今的双鬓已经有了些许白发。内心的情感就像琴弦上的精美图案,暗淡而懒散,但又无法抗拒,因为西风吹过,唤醒了心底的悲伤。屏山冷寂无人,担心自己的梦魂飞过蓝桥却无法成真。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色和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一种秋夜的凄凉和思念之情。秋夜的景色中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寂寞感,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平凡之感的抱怨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爱情和生活的不满和追求更美好的情感。整首诗词以秋夜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传达了一种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陈允平朗读
()

猜你喜欢

西来爽气冲帘过。映槛外、花千朵。绿天深护好楼居。

蕊粉莫教弹破。芸辉乍暖,紫绣垂遍,看帐里,瑶英卧。

()

兽镮鱼钥闭重门。夜冥冥。倍凄清。敲堕残花,秋晕落银灯。

偏是琐窗迟月上,映深竹,两三星、逗冷萤。

()

青青乍展。似酒旗著雨,风里先飐。倚石婆娑,一片苔痕,长得露禽为伴。

抽条布叶才含丈,把小小、红窗遮断。记旧时、月影墙阴,疑共翠鬟相见。

()

若有人兮山之巅,餐风饵露凌云烟。肌肤冰雪双眉妍,手弄白日旋青天。

七真历历列我前,叩之不语惟笑嫣。罡风吹堕我自怜,前身曾识鸟爪仙。

()

雨濛濛,香细细,芳径絮铺软。艓子花西,隔水少人唤。

者边才放莺声,回波早觉,傍莎岸、翠竿忙点。

()

皎皎月正白,悠悠云自行。以彼一点滓,掩此千里明。

人心如镜台,洁比秋水清。一念不肯息,万虑遂交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