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春江雨宿)

渡江云(春江雨宿)朗读

诗词名:《渡江云(春江雨宿)》
作者:詹玉
朝代:宋代

渡江云

拖阴笼晚暝,
商量清苦,
阵阵打篷声。
分明都是泪,
不道今宵,
篷底有离人。

松涛摇睡,
梦不稳、难湿巫云。
几点儿、泪痕跳响,
休要醒时听。
销魂。

灯下无语,
□泣梨花,
掩重门夜永,
应是添、伤春滋味,
中酒心情。
东风湖上香泥软,
明日去、天色须睛。
相见也,
洛阳沽酒旗亭。

《渡江云(春江雨宿)》的中文译文:

拖着阴云依依不舍的暮色,
将寒苦岁月商量。
阵阵雨声猛然敲打着篷帆。
明明可见都是泪水,
却无人知今夜篷底有一人思离。

松涛轻摇中,梦境飘荡不稳,
难以湿润巫山的云雾。
几点泪痕如音响般跳跃,
但请勿在醒来时倾听。
它们销魂。

灯下无语,
□泣梨花。
闭上沉重的门,夜色将无穷。
应是增添了伤春的滋味,
沉醉于酒中的心情。
东风吹过湖面,泥土柔软,
明日离去时,天色应照亮。
即使再相见,
也只是在洛阳沽酒的旗亭。

诗意和赏析:

《渡江云(春江雨宿)》描绘了一个深情离愁的夜晚景象。诗人用细腻而富有感情的笔触,描写了夜晚笼罩的阴云、阵阵的篷帆声音,以及泪水和离愁所带来的心灵的动荡和痛楚。

诗中“拖阴笼晚暝,商量清苦”揭示了夜晚的阴暗和作者的内心痛苦。同时,诗人通过“阵阵打篷声”,以声音的形式揭示了离别时的心情。诗中的泪水象征着作者的离愁和悲伤,而篷底的离人则增添了诗歌的离别主题和情感。

诗人运用修辞手法,将泪水和悲伤比作雨声和湿润的巫山云雾,表达了内心激荡和悲痛的难以平静。泪水如音响般跳跃,似乎在催促不愿醒来的人们勿忘离愁。诗人通过细腻而绵长的笔触,将读者代入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中,使人感受到诗人的离别之苦和心灵的沉痛。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宛转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叹和对未来的期待。灯下无语,泣梨花形容了沉默无言和内心的无尽悲伤。作者认为夜晚的闭门自守和离愁世界是永恒的,它在沉重的夜色中永不停息。同时,诗人又表达了一个东风吹过湖上泥土柔软的情景,象征着未来明亮的希望。 最后,诗人提到了洛阳沽酒旗亭,使整个诗篇画龙点睛,给予读者一个结尾,同时也增添了对未来的展望和期盼。

总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离愁与痛苦,在离别的夜晚营造了一种深情的氛围。诗歌的中部用声音与情感相结合,通过“泪”与“雨”,表达了作者的离愁与深重的心痛。整首诗的抒情主题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给人一种深沉而动人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詹玉

詹玉(生卒年不详)字可大,号天游,古郢(今湖北)人。至元间历除翰林应奉、集贤学士,为桑哥党羽。桑歌败,为崔劾罢(见《元史。崔传》)。著有《天游词》一卷。主要作品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汉宫春》《桂枝香》《多丽》《三姝媚》《渡江云》等。...

詹玉朗读
()

猜你喜欢

璧月常亏,彩云易散,惜哉况我痴情。天乎何意,尤物太精灵。

犹记憨憨样子,尚依稀、耳畔金铃。妆台侧,衔脂弄粉,难忘小芳名。

()

空相忆,空相忆,庭院四更天。怊怅绿梅花下路,半襟斜月不知寒。

凤屧过阑干。

()

残镫一点爇孤檠,门外萧萧落木声。风动庭梅疏影乱,露凝修竹暮寒轻。

支离瘦骨惟供病,牢落愁怀岂为情。此夜酒醒魂断处,半帘明月梦无成。

()

物与无妄,天地之心。不诚无物,奈何不钦。诚无不动,惟天棐忱。

可孚豚鱼,可贯石金。戒惧慎独,毋

()

湖静风帆倒影涵,波光相对旧书龛。卧游自有画图在,休笑移家郭十三。

()

纪号东封,问消沈记载,别风淮雨。新图乍展,倦眼豁开烟雾。

池临玉女。指秦篆、石函深处。应胜似、衡鹿岣嵝,破荒妄谈神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