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朗读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二月饮酒采桑津,
宜男草生兰笑人。
蒲如交剑风如薰,
劳劳胡燕怨酣春。
薇帐逗烟生绿尘,
金翘峨髻愁暮云,
沓飒起舞真珠裙。
津头送别唱流水,
酒客背寒南山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二月的场景。诗人在采桑津畔饮酒作乐,观赏到草木生长,兰花开放,春风拂面。他描述了蒲叶像剑一样交错,风吹过时带来芳香。劳碌的胡燕为了迎接春天而欢欣酣畅。薇帐中飘来缕缕烟雾,绿色尘埃在其中起舞,金色髻上的女子愁眉苦脸,仿佛是被暮色笼罩的云彩。她的裙摆像真珠般飘动起来。在津头,有人唱着流水的歌曲送别,而饮客背着寒冷的南山去死。

赏析:
李贺的诗词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风格而著名。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二月的景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诗中描绘的二月景象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诗人通过描写草木生长和花开,展示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蒲叶像剑般纷繁交错,形象地表达了春风吹拂的情景。胡燕欢鸣,象征着春天的喜悦和活力。

诗中还出现了一位女子,她愁眉苦脸,暮云笼罩着她,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她的金翘峨髻和起舞的真珠裙增添了一丝华丽和神秘感。这位女子可能象征着寂寞和哀伤,与诗中欢庆春天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描述了津头送别唱流水的情景,以及酒客背负着寒冷的南山去死。这些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悲凉氛围,呈现出一种对生命脆弱性和无常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思考。它融合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给人以深刻的触动,并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朗读
()

猜你喜欢

西窗风劲,弄影寒梅,向人无限萧散。月朗湖空,记对把、红牙低按。

鸦髻蝉鬟,黛眉丹靥,海棠香绽。唤罗浮旧梦,共蝶醒来,朱弦冷、尘衫换。

()

和逗晚香愁一线。触景无端,泪湿罗衫遍。闷来欹枕不成眠。

梦中还虑愁难遣。

()

乍见秋云拥竹关,俄惊凉气到芦湾。一江带雨全吞岸,万树摇风欲下山。

苍鹘健蹲僧阁住,白鸥乱趁钓舟还。从知随处皆堪适,祇在从容系缆间。

()

金铺晓。搴帏早。嫩寒漠漠欺人觉。雾沈香。额微黄。

报道寒梅,也学晨妆。双。双。

()

高岳生良佐,兴朝重老成。南宫持藻鉴,北斗秉权衡。

忠岂惟供职,清能不近名。眷言思共理,为国福苍生。

()

露湿天阶夜景赊,湘帘高卷树栖鸦。寒蛩唧唧吟深砌,曲沼盈盈涨浅沙。

风度桂丛香馥郁,月穿竹篽影横斜。襟怀凄爽秋将半,落叶萧萧菊欲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