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浪淘沙朗读

《浪淘沙》是宋代诗人蒋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们喜爱妆饰清晨妆容的娇美,而我却喜爱妆容残败的美丽。翠绿的钗子扶住即将垂落的发髻。夜香被印在了无事可做的时刻,月亮升到了凉爽的天空。新谱的筝曲难以弹奏。忧愁涌上了眉弯。一床被子像波浪一样尚未翻卷。听到有人急促催促,装作不理会,去洗涤珠钿。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朝霞初现时妆容鲜艳的美丽与夜晚妆容褪去后的残败之美的不同观察和感受。诗中通过对于妆容的描写,表达了对于时光流转和美的变迁的思考,同时也包含了对于学习的困难和忧愁的抒发。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对美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追求。诗人通过"人爱晓妆鲜,我爱妆残"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妆容美的传统观念的批判和反思。诗中的翠钗扶住即将垂落的鬓发,将残败的妆容与即将消逝的美丽相连,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清凉。描述了夜晚的夜香印照无事的时刻,月亮上升到凉爽的天空。这种描绘增添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忧伤。

最后两句"听得人催佯不睬,去洗珠钿"表达了一种逃避和沉思的心态。面对别人的催促,诗人选择了装作不理会,去洗涤自己的珠钿,这里珠钿的意象可能象征着内心的纯洁和美好。整首诗以对比、意象和节奏的运用,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诗意和情感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妆容美的观察和对学习、忧愁的表达,展示了蒋捷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让读者在深思中感受到美的变迁和内心的矛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蒋捷朗读
()

猜你喜欢

己未一月三日时在辰,处处村旗社鼓赛迎春。

天公故意施狡狯,大屯山上一夜雪花铺如银。大屯之山高接天,上有姑射之神仙。

()

闰位穷元季,真符启圣人。九州殊夏裔,万古肇君臣。

武德三王后,文思二帝邻。卜年乘王气,定鼎属休辰。

()

如驶舟行疾,声喧万马归。奔云随岸转,远树负天飞。

风足帆能饱,江宽浪亦威。好山难注目,樯燕漫相依。

()

谁砑九秋光。玉女玄霜。胭脂队里铁为肠。闻道豪家开夜宴,肯唤秋娘。

秋味黯然长。不要秾香。纸屏六幅绘湘江。影忒似花花似影,小费评量。

()

虎头燕颔书生,相逢细把家门说。乾隆丙午,鲸波不靖,凤山围急。

愤气成神,大招不反,东瀛荡坼。便璇闺夜闭,影形相吊,髽子矮,秋灯碧。

()

昨为篗上丝,今作轴中轻。均匀细分理,珍重相叮咛。

君看千万缕,始成丈尺绢。城市纨绔儿,辛苦何尝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