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吴江秋夜)

满江红(吴江秋夜)朗读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
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
渔火已归鸿雁汊棹歌更在鸳鸯浦
渐夜深、芦叶冷飕飕,临平路。
吹铁笛,鸣金鼓。
丝玉脍,倾香醑。
且浩歌痛饮藕花深处
秋水长天迷远望晓风残月空凝伫
问人间、今夕是何年,清如许。

《满江红(吴江秋夜)》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该诗描绘了一个兰舟顺流而去的情景,夜晚的满江银光闪烁,风露凄凉。渔火已归,鸿雁分飞,但是船上的歌声依然在鸳鸯浦中回荡。夜渐深,芦叶寒凉,临平路上吹响铁笛,敲响金鼓。美味的丝玉脍和芳香的醑酒倾泻而出。大家一边豪迈地歌唱,一边畅饮,莲花深处幽静宜人。秋水长天迷离,远处的景物朦胧不清,黎明时分的微风和残月凝视着空寂。诗人问道,今夜是何年,清凉如许。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秋夜江景的描绘和感受,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以及人间欢愉的赞美和思考。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吴江秋夜)》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
满目之下,银光万顷,凄风露冷。
渔火已归,鸿雁分飞,棹歌在鸳鸯浦中依旧回荡。
渐渐夜深,芦叶冷飕飕,临平路上。
吹响铁笛,敲响金鼓。
美味的丝玉脍,芬芳的醑酒倾泻而出。
且豪迈地歌唱、痛饮,莲花深处。
秋水长天迷离远望,晨风残月空寂静。
问人间,今夜是何年,清凉如许。

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吴江秋夜)》以描绘江景为主线,通过描绘夜晚满江银光、渔火归鸿雁汊和船上的歌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其中,芦叶冷飕飕的描写增加了夜晚的寒凉感,吹铁笛和鸣金鼓的声音营造出热闹的气氛。诗中还描述了美味的丝玉脍和香醑酒,以及人们豪迈地歌唱、痛饮的情景,展现了人间的欢愉和快乐。最后,诗人以秋水长天迷离、晨风残月空寂静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的迷惘和对现实的思考。他在诗末询问今夜是何年,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疑问,同时也展现了此刻的清凉和宁静。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间欢愉的描绘,以及对时光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氛围描写,使读者可以感受到秋夜江景的美丽《满江红(吴江秋夜)》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
但满目之下,银光万顷,凄风露。
渔火已归,鸿雁汊飞,船上歌声仍在鸳鸯浦中回荡。
渐渐夜深,芦叶冷飕飕,位于临平路。
吹铁笛,鸣金鼓。
丝玉脍,倾香醑。
且畅快地歌唱,痛饮,莲花深处。
秋水长天迷远望,晓风残月空凝伫。
问人间,今夕是何年?清凉如此。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夜吴江的景色和氛围。兰舟顺流而去,江面上闪烁着银光,夜风中带着凄凉的气息。渔火归去,鸿雁飞离,但是船上的歌声还在鸳鸯浦中回荡。夜幕渐深,芦叶寒凉,位于临平路上。吹响铁笛,敲响金鼓。美味的丝玉脍和香醑酒倾泻而出。大家畅快地歌唱,痛饮,在莲花深处享受夜晚的宁静。秋水长天迷离,远望时被迷雾所遮蔽,早晨的微风和残月静静凝视着空寂。诗人问道,今夕是何年,如此清凉宁静。

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夜江景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氛围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夜晚江面的美丽和寂静。同时,诗人通过对时间流转的疑问,反映了对时光的迷惘和对现实的思考。整首诗以清凉、宁静的氛围贯穿始终,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

猜你喜欢

一年死别,千年幽恨,尚忆垂髫初会。眼前难忘小腰身,侍儿里、此儿为最。

悠悠往事,不堪回首,空堕伤心清泪。夜深时有梦魂来,梦觉后、话多难记。

()

东吴头,西楚尾,江南遥遥数千里。就中姑苏与广陵,舟车辐辏如流萍。

纷华满眼遍城郭,大家小户乐复乐。红楼大道珠翠繁,画槛中流箫鼓作。

()

安香舞罢杜兰催,水瑟冰敖各费才。别有伤心听不得,珠帘一曲《紫云回》。

()

白昼高眠,清琴慵理,闲官道力初成。任东华人笑,大隐狂名。

侥幸词流云集,许陪坐、裙屐纵横。看花去,哀歌弦罢,策蹇春城。

()

幽人澹无营,拥书坐茅屋。长日不停吟,短夕犹勤读。

一镫耿虚幌,载籍恣游目。未惜蜡成灰,从教烟似纛。

()

立政资良佐,宣猷重贰卿。枢机同出纳,郎署仰澄清。

自合称华选,还期矢朴诚。在公勤夙夜,懋绩有贤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