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水龙吟朗读

水龙吟

翠鳌涌出沧溟,
影横栈壁迷烟墅。
楼台对起,阑干重凭,
山川自古。
梁苑平芜,汴堤疏柳,
几番晴雨。
看天低四远,江空万里,
登临处、分吴楚。
两岸花飞絮舞。
度春风、满城箫鼓。
英雄暗老,昏潮晓汐,
归帆过舻。
淮水东流,塞云北渡,
夕阳西去。
正凄凉望极,中原路杳,
月来南浦。

中文译文:

水默默吟唱,

碧翠的巨龙涌现在辽阔的大海上,

龙影横卧在栈道石壁上,迷失在烟雾弥漫的山墅里。

楼台相对,阑干重重倚凭着,

山川自古就是如此。

梁州之地平坦一片,汴水的堤坝上绿柳稀稀落落,

几经晴雨洗礼。

眺望时,天际低垂在四方远处,

江面空阔延伸万里,

临登之处,可以分辨吴楚两地。

两岸的花朵在风中飞舞飘落。

感受春风,城中箫鼓声喧嚣。

英雄们暗中衰老,暮暗潮汐显现晨曦,

他们的船只扬帆而过。

淮水从东边流向大海,塞关云雾逐渐北渡,

夕阳西去。

此刻正是凄凉绝望,遥望远方已经无路可寻,

月光洒落在南浦之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水龙吟》,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景象和英雄时代的荣景。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英雄们的赞颂。诗中的“翠鳌涌出沧溟”、“山川自古”、“两岸花飞絮舞”等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细腻,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钟爱。

诗中还描绘了英雄时代的光辉与荣耀,如“登临处、分吴楚”、“满城箫鼓”等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豪迈和社会的繁华景象。

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英雄时代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世界的热爱和对英雄豪情壮志的赞颂,同时也透露出对中原冷寂景象的忧伤和无奈。整首诗音调悠扬,描绘细腻,气势宏大,富有情感,是一首具有浓郁宋代特色的诗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施岳

施岳(约1247年前后在世),字仲山,号梅川,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精于音律。卒,杨缵为树梅作亭,薛梦珪为作墓志,李彭老书,周密题,葬于西湖虎头岩下。可见他在当时是很受文人推重的。但他生平的事迹已经不可考。岳因通音律,故作词声元舛误;又因多读唐诗,故词语多雅淡。所作今仅见存于绝妙好词中的六首。...

施岳朗读
()

猜你喜欢

晴云做暖,如睡寒山初醒。尚留得婆娑衰柳,忍记青青。

几点芦花,误看飞絮化浮萍。霜林深处,残红未了,一样飘零。

()

缟素称先帝,春秋大复雠。告天传玉册,哭庙见诸侯。

诏令屯雷动,恩波解泽流。须知六军出,一埽定神州。

()

春秋书鲁月,犹是谓文王。旧国还丰镐,遗民自夏商。

神游弓剑远,天与卦爻长。此日追休烈,于戏不可忘。

()

起逐群乌出近关,岳池杨柳尚堪攀。晓烟晴日濛濛树,远水平田澹澹山。

岁稔每闻人语好,途长翻觉客心闲。不须更说辞官去,尽有桃源在世间。

()

尾犯桃花水,江南好燕归。芳草恨春迟。东风齐着力,惜分飞。

()

柳坊西、苔铺径软,开门满地红雨。清凉山色为屏障,只少溪流环住。

邀笛步。问曲瓮、危亭得似团蕉否。主人觅句。笑藤角银钩,吟情还剩,补入砑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