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首)

感怀(二首)朗读

《感怀(二首)》

其一:
驱车出门去,四顾不见人。
回风卷落叶,翊翊带沙尘。
平原旷千里,莽莽尽荆槿。
繁华能几何?憔悴及兹辰。
所以芳桂枝,不争桃李春。
云林耿幽独,霜雪空相亲。

其二:
槁叶寒槭槭,罗帐秋风生。
凄凄侯虫鸣,呖呖宾鸿惊。
美人抱瑶瑟,仰视河汉明。
丝桐岂殊音,古调非今生。
沉思空幽寂,岁月已徂征。

中文译文:
《感怀(二首)》

其一:
驾车出门去,四周看不到人影。
回风卷起落叶,带着沙尘飞扬。
平原广阔千里,到处都是荆槿。
繁华世事有何价值?颓败的时光已经到来。
正因为芳菲的桂枝,不去争抢桃李的春天。
云林荒凉而幽静,霜雪虽寒却互相亲近。

其二:
凋落的叶子冷飒飒,罗帐中秋风吹拂。
凄凄侯门里虫鸣,呖呖宾客之间鸿雁惊起。
美丽的女子抱着瑶瑟,仰望着明亮的河汉星光。
丝桐的声音何等悲凉,这古老的曲调并非今生之音。
默默思索,空寂幽深,时光已经过去了。

诗意和赏析:
这两首诗是明代刘基所作,它们描绘了一种寂寞、颓废和岁月流转的情景。作者以冷清的景象来映衬自己内心的抑郁和沉思。

第一首诗以驱车出门为开头,描绘了一个无人烟世界的画面,空旷的平原和飞扬的沙尘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人们曾期待繁华的时光,然而现实却是憔悴颓败。作者通过描写桂枝而不争夺春天的桃李,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浮华的淡漠态度。云林的幽寂和霜雪的相亲给人以寂寥之感,也可看作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寂寞。

第二首诗以槁叶和寒风为主题,将荒凉的景象与心情相映衬。侯门虽有宾客,却无法打破内心的寂寥和沉思。美丽的女子抱着瑶瑟,仰望星光,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足。丝桐的声音虽然悲凉,但古老的曲调并非现世的音乐,传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寄托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月已经过去了,内心的抑郁也渐渐消退。

这两首诗借景抒怀,以冷清萧瑟的风景点出作者内心的忧伤和寂寞,反映了明代时代的颓废和动荡。它们以凄凉的画面和内省的思考,给予读者思考生命、时光和欲望之间的关系以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朗读
()

猜你喜欢

顿作无家客,偏为间道行。艰难脱贼手,辛苦出危城。

破甑悲身世,虚舟任死生。凄凉《穷鸟赋》,弓影莫频惊。

()

万劫河山万劫尘,此君原是局中身。只因闲着当门坐,哆口旁观会笑人。

()

客星烂烂照天潢,许署头衔著作郎。翠墨未乾仙字蚀,云烟半榻掖门旁。

()

夹竹初花,游鱼照水。爱一种、天生纤媚。薜荔墙阴,鞦韆架底。

惹燕燕、莺莺为他憔悴。

()

时雨时晴画本开,风光不厌酒徒来。岳阳楼上梅花笛,习子池边鹦鹉杯。

声重晚钟闻远寺,夜深凉雨长新苔。临江好看东来客,移取芭蕉别院栽。

()

劳生百年内,患有人之形。一身归虚无,万念偏营营。

虽有贤智人,惟与忧患并。不能弃人纪,焉得辞天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