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阮亭《秋柳

和阮亭《秋柳朗读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四首选二)》是清代冒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南浦西风合断魂,
数枝清影立朱门。
可知春去浑无迹,
忽地霜来渐有痕。

家世凄凉灵武殿,
腰肢憔悴莫愁村。
曲中旧侣如相忆,
急管哀筝与细论。

红闺紫塞昼飞霜,
顾影羞窥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
当年花絮已空箱。

梦残舞榭还歌榭,
泪落岐王与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
错教根植善和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写风、影、霜等自然元素,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诗的开篇写南浦西风合断魂,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接着描述了一树柳枝倒映在红门上,点出了春天的流逝。而霜的到来,则逐渐留下了痕迹,暗示着岁月的流转。

诗中还描写了凄凉的家世和悔过的心情。灵武殿和莫愁村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生活环境凄凉,而曲中旧侣的相忆,则暗示了过去的友情。同时,急管哀筝与细论的描写,也继续了忧伤的氛围。

下半部分的描写则通过红闺紫塞昼飞霜与白玉塘相对照,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容貌受到时间流转的影响。近日心情惟短笛,当年花絮已空箱,刻画了主人公成长后感慨时光易逝的心情。

最后两句描述了梦残舞榭还歌榭的情景,同时暗示着岐王与薛王的悲剧命运。最后一句回首三春攀折苦,错教根植善和坊,表达了对过去错误选择的悔恨之情。

整首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象为线索,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命运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深切感慨,表达了人生如梦的内心哀愁和憧憬。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冒襄

冒襄(公元1611-1693年),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人。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冒襄朗读
()

猜你喜欢

朝阳初上岩头树。清晨步入蚕丛路。云隐小红墙。钟声发上方。

高碑书故事。苔藓侵碑字。大士坐莲台。莲花何处开。

()

新月盈盈挂晚晴,人从小院忆边情。长空射处旄头落,好卜滇池奏太平。

()

片帆无恙否,湖光开镜,晚烟低没。折戟沉沙,中有小乔香骨。

一夜凌波唤起,又欲语、盈盈似活。秋水阔,蒹葭玉树,总嫌唐突。

()

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烦告公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

末俗无恒心,疾贫而好勇。不能事田园,何况谈周孔。

出门持尺刀,铸钱兼掘冢。矧此大东谣,齐民半流冗。

()

动西风、季鹰归兴,江乡夜雨初霁。锦宫夜促冰蚕织,漂出鱼须烟际。

秋奁里。看荡桨吴娃、手撷青丝腻。鹭浮鸥起。爱拍拍随波,连钱惯惹,点点雪翎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