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曲

神仙曲朗读

《神仙曲》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碧峰海面藏灵书,
上帝拣作神仙居。
清明笑语闻空虚,
斗乘巨浪骑鲸鱼。
春罗书字邀王母,
共宴红楼最深处。
鹤羽冲风过海迟,
不如却使青龙去。
犹疑王母不相许,
垂露娃鬟更传语。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幻想中的神仙世界。碧峰海上隐藏着一本神秘的灵书,上帝将其选作神仙的居所。在清明时节,可以听到空灵的笑语。神仙们乘坐巨浪,骑着鲸鱼相互嬉戏。春天的罗帐上写满了邀请王母娘娘的字句,一同共宴于红楼深处。鹤羽飘飞在海面上迟迟未至,不如派遣青龙前去。然而,王母娘娘似乎犹豫不决,她的娃娃鬓发滴下露珠,传达着更多的语言。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李贺浪漫而奇幻的想象力。他将自然景物、神话传说和人物形象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神仙世界的场景。碧峰海上的灵书象征着神秘的智慧和超凡的力量,上帝将它选作神仙的居所,暗示着神仙们有着非凡的能力和地位。清明时节的笑语传递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表现出神仙们的无忧无虑和快乐生活。

诗中的巨浪和鲸鱼形象生动,给人一种奔放和豪情的感觉,也展示了神仙们驾驭自然的能力。春天的罗帐邀请王母娘娘,将红楼作为共宴的场所,表现了神仙们的高雅和奢华。而鹤羽飘飞却迟迟未到,作者表达了对王母娘娘是否同意的疑虑,最后娃娃鬓发上的露珠似乎传递出某种含义,暗示着更深层次的情感和信息。

整首诗词构思新颖,意象瑰丽,语言优美。通过对神仙世界的描绘,李贺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词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神奇和诗意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朗读
()

猜你喜欢

当时楚水岳云间,持钵从游鬓未斑。一十二年如电拂,白头相对话岐山。

()

未天晚。耐困人昼永,诗书抛乱。掩纱厨、隐几南窗,神逐水沉香远。

莲漏丁丁,一枕梦游,柳憨花暖。曾经惯。旧路儿、桃源前度人散。

()

东亭好,青盖绿阴圆。元览楼前题白雪,三馀阁上驻婵娟。

一望似神仙。

()

顺时诹日卜灵氛,宝炬名香手自焚。斟雉未能觞后帝,薨鱼聊可事山君。

寻常伏腊人间共,旷代宗祧上界分。遂有精诚通要眇,俪如飞舄下青云。

()

我行至北方,所见皆一概。岂有田子春,尚守卢龙塞。

驱车且东之,英风宛然在。山中无父老,故宅恐荒秽。

()

岩石苔封蝌蚪文,秦皇坞外未曾焚。若教世世常能读,何处青山不出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