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阮郎归朗读

《阮郎归》是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黔中桃李盛开的美景,以及人们在春天的忙碌和欢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黔中桃李可寻芳。
摘茶人自忙。
月团犀腌斗圆方。
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绛纱囊。
品高闻外江。
酒阑传碗舞红裳。
都濡春味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桃李花开的黔中地区为背景,表达了春天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喜悦之情。

首句“黔中桃李可寻芳”描绘了黔中地区桃李花盛开的美景,暗示着春天的来临。黔中指的是今天的贵州省地区,桃李花开是春天的象征,也代表着生机和美好。

第二句“摘茶人自忙”描述了忙碌的景象,意味着春茶的采摘工作正在进行。这里的茶叶采摘象征着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繁忙的生活。

第三句“月团犀腌斗圆方”描绘了月亮的形状,比喻月亮圆满如斗,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夜间的忙碌。犀腌斗圆方是一种象牙雕刻工艺,形状饱满圆润,与月亮的形象相映成趣。

第四句“研膏入焙香”表达了制作香料的过程,研磨香料的动作和焙烤香料散发出的香气,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芬芳和美好。

第五句“青箬裹,绛纱囊”描绘了一种装饰精美的包裹,青箬和绛纱都是高质量的材料,暗示了春天的繁华和繁忙。

第六句“品高闻外江”表达了品质高雅的事物被传播到江外,意味着其美好和独特之处值得外地的人欣赏。

最后两句“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描绘了人们欢庆春天的场景,亲友间举杯畅饮,传递碗中的美酒,载歌载舞,红裳舞动,共同享受着春天的氛围和快乐。都濡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每个人的心中,春天的味道长久留存。

综上所述,这首诗词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黔中地区春天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欢乐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

猜你喜欢

西溪溪水拍长天。放游船。足留连。一片芦梢飞雪满前滩。

仙侣同舟归去晚,夕阳下,起寒烟。

()

别君二载馀,无从问君处。苍苍大泽云,漠漠西山路。

神物定不辱,精英夜飞去。只有延陵心,尚挂姑苏树。

()

鱼天一片,浴鸳鸯千百、雨消波浅。藕未生钱蒲已绿,烟际翠篙徐点。

蚕豆花繁,鸡桑叶少,古水烧香岸。双双钿朵,东西沿镜青断。

()

勋名尽室少齐肩,翻为椒房受祸偏。万乘不能求一女,当年最有日磾贤。

()

碧峰顶上结茆庐,可拟巢由物外居。云变白衣眼底事,风翻贝叶案头书。

性天融会无今古,心月圆明彻太虚。睡起北窗时一啸,千山答响自如如。

()

林亭幽静晚风凉,水气侵衣荇藻香。好景片时期莫负,开窗披卷意徜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