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

夜归朗读

《夜归》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晚回家,我半醉地漫步在东湖岸边,
马鞭敲击镫辔发出清脆的声音。
在青山上,有成千上万株松树,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十里沙堤。
楼角的影子渐渐移动,伴随着我的步伐,
潮水的浪头欲冲过满江江风。
我回到家里,还没有放下笙歌的欢乐,
画戟的门敞开,蜡烛闪烁着红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归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诗人半醉地走在湖岸边,马蹄声和月光的映衬下,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诗中的松树和青山,以及明亮的月光和沙堤的景象,都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诗人回到家中,门敞开,蜡烛闪烁,预示着他喜迎亲友的到来。

赏析:
《夜归》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归家的情景,通过景物描写和音响效果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宁静。诗中的意象鲜明,如马鞭敲击的声音、青山上的松树、明亮的月光等,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表达出对家庭、亲友的期待与喜悦。

此诗情感饱满,形象生动,既展现了自然美景,又抒发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亲情的珍视。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西风过后,更无落叶作秋声。锦机偏动幽情。万里天涯路窄,何处月长盈。

叹沧波一片,轻换阴晴。

()

火生而有光,用光在得薪。人生而有才,用才在识真。

至哉孙登言,典午第一人。

()

天龙为我喜,波旬为我愁。波旬尔勿愁,咒汝械汝头。

律居三藏一,天龙所护持。我今戒为诗,戒律亦如之。

()

结束花帽下妆楼,雕鞍别时每牵手。怜郎愁绝还相劝,时日无多再聚首。

()

残镫一点爇孤檠,门外萧萧落木声。风动庭梅疏影乱,露凝修竹暮寒轻。

支离瘦骨惟供病,牢落愁怀岂为情。此夜酒醒魂断处,半帘明月梦无成。

()

松溪石磴几幽栖,归路匆匆日又西。若使惠连来此地,一时题遍古招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