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若松町有感

过若松町有感朗读

《过若松町有感》是一首清代的诗词,作者苏曼殊。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孤灯引梦记朦胧,
风雨邻庵夜半钟。
我再来时人已去,
涉江谁为采芙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若松町(一座城市或地区的名称)的感受和思考。孤灯引梦,暗指作者在深夜中独自思索,梦境中的记忆朦胧不清。风雨中,邻庵(附近的庙宇)的钟声在夜半敲响,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诗人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曾经的人已经离开,只剩下他一个人。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疑问,涉江的人是谁在采摘芙蓉(象征美好的事物)?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曾经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于现实的困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若松町的一段经历和感受,通过描写孤灯引梦和夜间的风雨钟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诗人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过去的人事已经改变,这种变迁之中的无常让他感到迷茫和困惑。最后两句诗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和人生的疑问,涉江的人是谁在采摘芙蓉,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美好和幸福的追寻。整首诗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苏曼殊朗读
()

猜你喜欢

一身不自若,竟尔堕虞尘。旦起肃衣冠,如见天颜亲。

天颜不可见,臣意无由申。伏念五年来,王涂正崩沦。

()

闻说奇肱善制车,火轮巨舰锐飞闾。岛人琛贝偏时至,楚贡苞茅孰问诸。

空忆武侯擒获计,微闻文帝报佗书。汉家制度依然在,龙变原难服白鱼。

()

叶落空庭渐有声,长门深锁月斜明。玉阶寂寞无人迹,秋草年年傍我生。

()

拨棹蓦山溪。月上瓜洲杨柳枝。金盏玉人歌解佩,一片子。

绿盖舞风轻簇水。

()

胸背斓斑直到腰,争誇错锦胜鲛绡。冰肌玉腕都文遍,只有双蛾不解描。

()

烟锁虚窗展素缃,微风吹到落梅香。孤怀待月惟枯坐,馀恨添眉却晚妆。

旧事不堪重省忆,新词漫自费平章。黄粱一梦从今觉,愿息尘机礼法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