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望江南朗读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
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
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
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
何况到如今
(莺嫌 一作:莺怜;留著 一作:留取)

《望江南·江南柳》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南的柳树,叶子还没有完全长成茂密的阴影。
人们为了丝织品而轻轻地摘取柳枝,黄莺也嫌弃它们嫩嫩的不能吟唱。
留住它们等待着深入春天。
十四五岁的时候,我闲散地抱着琵琶寻找乐趣。
在台阶上摇铜钱,下到台阶下行走,那时我们相见早就留下了心意。
何况到了现在呢?

诗意:
《望江南·江南柳》这首诗词描绘了江南地区的景象,着重描述了柳树的情景和自然的变化。诗中表达了人们对于柳树的珍视,柳叶虽然还未完全长成,但人们仍然小心翼翼地采摘柳枝,以制作丝织品。然而,连黄莺也嫌弃柳枝过于嫩嫩的不能吟唱。作者通过描写柳树和黄莺的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还描绘了作者的闲适生活。他在十四五岁的时候,无所事事地抱着琵琶,寻找着自己的乐趣。他在阶上摇铜钱,下到阶下行走,回忆起早年与他人的相识,留下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作者反问自己,现在已经过去了那么久,更何况到了现在呢?通过这样的描写,诗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赏析:
《望江南·江南柳》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时光的感慨。诗中的江南柳和黄莺成为表达情感的象征,柳树的嫩叶和黄莺的嫌弃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通过描述柳树和黄莺,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诗词中的琵琶、阶上簸钱等元素则勾勒出作者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传递出一种宁静和怀旧之情。最后的反问句则呼应了时光的流逝和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引发读者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无情的深思。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和意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回忆,唤起读者对生命和时光的反思。它表达了欧阳修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情追思,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沉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朗读
()

猜你喜欢

花气袭人喜欲狂。花前对酒乐非常。美人名字有余香。

粤海炎天才菉蔌,燕京腊月已芬芳。从今休说小南强。

()

何处杜鹃声。不耐愁听。珊瑚枕上解朝醒。吹落杨花飞作絮,又近清明。

双燕拂帘旌。猩色围屏。辛夷花底闭门深。一缕茶烟人不到,慵炙鸾笙。

()

老矣东阳沈。算平生、徵歌说剑,十分疏俊。太华秋高攀云上,百首淋浪诗兴。

有多少、唐愁汉恨。忽地须弥藏芥里,取一痕、瘦石摩挲认。

()

最爱绿茸茸,雨洗一番添翠。转过荻苗青处,远看来无二。

眠云拥月不知年,稳着几曾敝。却笑制荷衣客,触西风先碎。

()

几日春游遍若耶,入城布衲满烟霞。正愁仙福难消受,又吃人间御贡茶。

()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