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

杂诗七首朗读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羣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曜难久恃

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飞观百余尺,临牖yǒu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

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

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幷

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

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赍jī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倘终顾盻恩永副我中情

赏析

其一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抒发了对远方亲人深切思念之情。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起句工整并定下“悲”的感情基调。写诗人朝日登台,虽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但诗人仍有所感触,觉得悲从中来。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这两句诗紧承上句,也解释了悲的原因:亲人远隔万里,江河阻隔,水深难渡。同时也点明此诗是为怀故人而作的主题。“方舟”两句,继续写会面之难、离愁难以排遣。

  “孤雁飞南游”等以下六句是直写登台见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两句写诗人听到孤雁哀鸣,抬头望见正向南飞,想到孤居南方的兄弟,心内更是痛苦。“翘思”以下四句写仰首思慕远方兄弟,遐想托雁带去音信,可转眼之间,孤雁已飞走了,形影不见,无缘会面,又难通音信,惆怅痛苦,久久不平。

其四赏析

  该诗是曹植《杂诗》六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作者以佳人自比,抒发自己虽值盛年却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南国有佳人,容华者桃李“,起首两句就描绘了一个艳若桃李、风华绝代的形象。是作者借屈原以香草美人代君子的写法,借美人形象来比喻自己杰出的才能。“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两句,写美人朝游江北,夕宿潇湘水的小洲上,居无定所。“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两句写美人空有色艺,却遭时俗所鄙薄,那么佳人为谁去启皓齿歌唱?这两句,自怜之意已出。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两句写时光流逝,青春美色难以久驻,暗示人生易老,如不趁青春年少建功立业,恐怕要留下终生遗憾。作者那种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伤喷泄而出。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朗读
()

猜你喜欢

难相语。试相语。相语添愁绪。鹏翮计图南,甚日丰毛羽。

难兄羁宦旅。白发慈亲许。深情作壮情,安恋痴儿女。

()

冷入帘帏。西风送、一行旅雁南飞。碧天如水,去路远趁斜晖。

云外寄书秋浩荡,月中连翼影参差。共依依。楚江芦岸,霜点毛衣。

()

上牵百丈下乘流,炊稻羹鱼一叶舟。来往府江头自白,生平元未过嘉州。

()

昨梦到瑶京。仙女飞琼花下迎。曲径回廊香拂袖,闲行。

满架琴书近画屏。

()

铝贝雕螺各尽功,陆离斑驳碧兼红。番儿项下重重绕,客至疑过绣领宫。

()

长伴予游鹤与松,何烦扈跸得从容。湖烟淡罨迎人月,山寺遥传定夜钟。

不问清修谈内典,懒将密意叩南宗。悠然梵响因风送,暗数云林第几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