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即事

燕居即事朗读

译文

院子里的竹林一片萧疏,兰花也频频遭遇风雨摧折。
树林中的鸟儿幽幽啼叫,无人来访,地上已经长满青苔。
这样闲居的生活已经过了很久了,不知不觉已是夏天,树木已经结果。
橱架上堆满了书籍,我经常过来坐在北窗边翻看。

注释

燕居:闲居。
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写诗文。
日已永:日已长。
结:植物结果实。
北窗:常指隐居之人的屋窗。

参考资料:

1、钱文辉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 唐代山水田园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09:709

燕居即事创作背景

  本首诗当作于公元785年(唐德宗贞元元年)夏天,这是作者闲居于滁州西涧。   

参考资料:

1、钱文辉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 唐代山水田园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09:709

赏析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是诗人描写的自己幽居环境。竹、兰都是士人喜爱的植物,士人们从它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品节,因而对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从诗中“萧条”、“风雨”、“折”等字眼或许也是作者寄情于内,表明自己在官场上受到排挤,不得志。从韦应物的生平看,他的每一次闲居都是因为受排挤、罢官,都是无奈而为之的。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只听得树林里的鸟儿啼叫,因为没有人来拜访,地上都已经长满了青苔。写出作者居住环境的清幽和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闲居的日子已经很久了,不知不觉已是夏天,树木已经结果。这一句是写时间流逝,说明诗人在此居住的时间之久。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燕居之地人迹罕至,但是诗人并没有感到寂寞、沮丧。桌上、楼阁上堆满了书籍,没有世务的烦扰,他正可以时时来到书斋,享受阅读的乐趣。尾联这两句是此诗的点睛之笔。由此返观前六句所述,虽然幽居或出于不得已,幽居之处亦显得萧条寂寞,但诗人却能无往而不适。此诗思想感情与《幽居》等诗一脉相承,每句都是客观直白的描写。然而,诗人却在不动声色中完成了情感的转换,由“萧条”、“风雨”悄然过渡到自适、惬意。所谓“妙在淡然不著痕迹”,正是韦应物诗的胜境。

参考资料:

1、陈桥生编著.韦应物: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07:49-53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朗读
()

猜你喜欢

春雨一犁花已透。熏笼碳减馀残兽。寒逼睡棠红尚皱。

弓鞋滑怕苔阶溜。明识无香招蕊嗅。特向通明章与奏。

()

篮舆一径入云深,两两明镫过树林。吹面不嫌山气冷,满天星斗压春岑。

()

重逢闰五日,澶漫客山东。郡国戈鋋里,园陵灌莽中。

草穿新垒绿,花隔旧京红。更忆王符老,飘沦恨不同。

()

回溪非故隘,九虎失西东。惟有黄金匮,依然又省中。

()

自君之出矣,罗幔月娟娟。思君如络纬,辗转一丝牵。

()

彤云压檐霜如水,断槛空阶百虫死。朔风吹蝶何处来,犹向东篱觅寒蕊。

香须金翅半消磨,欲飞无力可奈何。小鬟戏扑置奁内,脂茧为茵粉作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