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露无三乐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理故书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ū lù wú sān lè,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难窥一字脚,空皱两眉头。
孤露无三乐,凄凉有四愁。
诗疵撚须改,丹走出神求。
元不离禅榻,当年遍九州。
()
一字,眉头,孤露,三乐,凄凉,走出

《理故书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难窥一字脚,
空皱两眉头。
孤露无三乐,
凄凉有四愁。
诗疵撚须改,
丹走出神求。
元不离禅榻,
当年遍九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刘克庄对自己创作诗词的心境和感受。他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对诗词创作的困惑与苦恼,同时也表达了对诗词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刘克庄对诗词创作的反思和批评。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 "难窥一字脚":这句意味着创作诗词的难度和技巧之高,作者感到自己很难把握到诗句中每个字的用意和含义。
- "空皱两眉头":作者在面对创作困难时,皱起了眉头,表达了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 "孤露无三乐":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创作中的不足之处的自省,感到自己的作品缺乏一种真正令人愉悦和享受的美感。
- "凄凉有四愁":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创作时的苦恼和忧虑,感到自己的作品过于凄凉,缺乏生机和活力。
- "诗疵撚须改":作者承认自己在创作中存在一些疏漏和瑕疵,需要通过反复修改来不断提高诗词的质量。
- "丹走出神求":丹指朱砂,用来比喻作者在创作中追求完美和卓越的精神状态。作者希望能够在创作中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
- "元不离禅榻":元指真谛、真理,禅榻指禅室。这句表达了作者在诗词创作中追求真实和深远的意义,希望能够在禅悟的境界中找到灵感和启示。
- "当年遍九州":这句指的是作者年轻时广泛游历九州大地,积累各种人生经验和艺术灵感,对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刘克庄对诗词创作的坦诚态度和追求高度的艺术追求。他在诗中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展示了对诗词艺术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