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栖凤来多少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题栖凤亭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zhī qī fèng lái duō shǎ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潘氏亭前饮一宵,酒酣对竹啸琼箫。
不知栖凤来多少,风去人归竹寂寥。
()
酒酣,不知,寂寥

《题栖凤亭四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潘氏亭前饮一宵,
酒酣对竹啸琼箫。
不知栖凤来多少,
风去人归竹寂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在潘氏亭前度过一宵的场景。诗人在醉酒的状态下,倾听着竹林中响起的美妙箫声,与琼瑶箫声相呼应。诗人并不知道有多少凤凰栖息在这里,当风停息时,人们离开,竹林变得寂寥无声。

赏析:
这首诗以宴饮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酒醉时的境界和竹林中的琼箫之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愉悦和无限遐想。诗人虽然酒醉,但他对琼箫声的感知依然敏锐,将其与酒酣的境界相呼应,使整首诗具有一种醉人的艺术感。诗中的栖凤象征着美好和祥瑞,它们的来去不可预知,象征着人生中的变幻和离别。最后,当风停息时,人们离去,整个场景变得寂寥无声,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离愁的感觉。

这首诗词通过对饮宴场景的描绘和对凤凰、竹林的象征意义的运用,以及对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享受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意深邃,意境优美,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