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雄图系重轻

出自宋代邵雍的《送王伯初学士赴北京机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yǒu xióng tú xì zhòng qī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丈夫志气盖棺定,自有雄图系重轻
去路不能无感旧,到官争忍便忘情。
闲时语话贵精密,先事经营在太平。
谁谓御戎无上策,伐人谋处不须兵。
()
丈夫,志气,盖棺,自有,雄图,重轻,去路,不能,无感,忘情,精密,经营,太平,上策

《送王伯初学士赴北京机宜》是宋代邵雍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丈夫志气盖棺定,
自有雄图系重轻。
去路不能无感旧,
到官争忍便忘情。
闲时语话贵精密,
先事经营在太平。
谁谓御戎无上策,
伐人谋处不须兵。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别王伯初学士去北京任职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王伯初学士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包含了一些关于为官之道和治国理政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表达了丈夫的志向和追求。"丈夫志气盖棺定"意味着一个男子的志向决定了他的一生,不论是生还是死,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自有雄图系重轻"则强调了追求的目标应当高远而有价值。

接下来的两句"去路不能无感旧,到官争忍便忘情"表达了在离别之际对过去的感情和对未来的期许。离开故土时,不能忘记自己的出身和过去的经历,到了官场上要努力争取,但也要忍耐不忘初心。

下半部分的两句"闲时语话贵精密,先事经营在太平"则强调了在闲暇时应该言谈精密而有深度,而真正的功业和事业应该在太平时期进行。这里的"太平"指的是国家安定繁荣的时期,诗人认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在于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最后两句"谁谓御戎无上策,伐人谋处不须兵"则是诗人对征战与和平的思考。他认为真正高明的策略是不需要战争来征服别人,而是通过智谋和外交手段来实现国家的目标。

整首诗词表达了对王伯初学士的美好祝福,并在送别之际思考了为官之道和治国理政的问题。它展现了邵雍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社会稳定和和平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