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连远渚鸟飞急

出自宋代裘万顷的《次伯仁善利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lián yuǎn zhǔ niǎo fēi jí,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看经堂上钟磬鸣,看经堂外水云清。
山连远渚鸟飞急,风入轻帆舟去平。
烟树不妨留夕照,尘缨正欲濯寒泓。
凭谁为我问造物,乞与少陵常眼明。
()
经堂,云清,夕照,造物

《次伯仁善利阁》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看经堂中外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看经堂上钟磬鸣,
看经堂外水云清。
山连远渚鸟飞急,
风入轻帆舟去平。
烟树不妨留夕照,
尘缨正欲濯寒泓。
凭谁为我问造物,
乞与少陵常眼明。

诗意:
这首诗以看经堂中外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思考。诗人通过描写钟磬的鸣响、水和云的清澈、山连渚的鸟儿飞翔、微风吹拂轻帆归舟等场景,表现了自然之美和它们给人带来的宁静和喜悦。诗中还提到了烟树夕阳和尘缨洗涤的寒泓,暗示了人生中的清新和净化。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造物主的思考和祈愿,希望能得到像少陵常那样明亮的眼睛来观察世界。

赏析:
《次伯仁善利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宋代诗人裘万顷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之美的敏感。诗中运用了富有意境的形象描写,如钟磬鸣响、水云清澈、山连渚的鸟儿飞翔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景象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诗人通过将自然景物和人生经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造物主的敬畏之情。最后两句“凭谁为我问造物,乞与少陵常眼明”,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认识世界的渴望和对智慧的向往,希望能像少陵常一样拥有明亮的眼睛,洞察世间万象。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景物的美妙和宁静,同时也能引发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裘万顷

裘万顷(?~1219)南宋诗人。字元量,号竹斋,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

裘万顷朗读
()